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模块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彭潘丹犁电视环保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切身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主要是将环保公益的主题通过电视媒介传递给社会大众,唤起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呼吁大家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和解决环保问题。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创作水平偏低,偏离青少年的审美需求。在我国的传媒领域,每年播出的公益广告数量不断增加,但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缺乏专业的制作团队、严格规范的广告制作和播出审批机构,导致有些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出现了娱乐化、低质量甚至庸俗化的现象,不能发挥公益广告提高社会效益的优势。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创意匮乏,难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在创意表现形式方面,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内容形式化,缺少创意内涵。电视环保公益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应该是公众已经达成的社会共识,所以说创意内涵是公益广告的核心。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创意也决定着广告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目前我国不少电视公益广告仍然流于形式,缺乏广告创意内涵。提高公益广告的创作质量,需要在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关注的焦点与青少年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提升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创作的质量还要从公益广告的创意和选题入手。“只有公益广告传达的主题、信息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时候,才会引起高度的关注,从而带来强有力的说服效果。”实践证明,给予受众深刻印象的广告,都是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好广告。因此,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创作要不断提升广告的创意。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好的创意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创意和独具内涵的公益广告。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表现方式,所带来的传播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创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多种广告表现形式。例如青少年对于明星有一种非理性的崇拜,所以近年来选择明星代言的电视环保公益广告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特别是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利用名人效应做电视环保公益广告,不仅扩大了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影响力,同时也增强了青少年对广告的认同感和关注度。此外还可以采取“感性为主、理性为辅”的广告诉求形式。感性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但不能让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要在感性诉求中辅以理性诉求,更全面地2展现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主题表达与创意表现。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新的传播媒介不仅具有传统媒介的功能,还具有实时交互、延展融合的新特征。我们在加大电视公益广告播放力度的同时,也要大力拓展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传播渠道,尤其针对青少年的媒介接触特点,加大环保公益广告在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度。(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些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出现娱乐化、庸俗化的特点,所以缺乏专业的制作团队、严格规范的广告制作和播出审批机构。B.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核心是创意内涵,它决定着广告对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目前我国不少电视公益广告流于形式。C.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表现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传播效果。进行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创作时,形式不能呆板,需要更加灵活。D.我们加大环保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一定要借助传统媒介,在这方面增加投入,引导青少年关注环保公益广告。解析:选BA项,因果倒置,原文说“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缺乏专业的制作团队、严格规范的广告制作和播出审批机构,导致有些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出现了娱乐化、低质量甚至庸俗化的现象”。C项,“其表现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传播效果”错,原文只说“不同的表现方式,所带来的传播效果是不同的”,并没有提到表现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传播效果。D项,“一定要借助……投入”错,原文最后一段强调,针对青少年的媒介接触特点,应加大环保公益广告在新媒体的传播力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阐释了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内涵,接着层进式地指出电视公益广告的缺陷,最后为其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B.第四段承接上文,论述拥有丰富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设计人员凭借敏锐的观察和分析,可创造出有一定创意和独具内涵的公益广告。C.第五段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阐述“电视公益广告不同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传播效果是不同的”这一论点的正确性。D.最后一段指出加大电视公益广告传播力度的同时,拓展其传播渠道,可以利用新的传播媒介的实时交互、延展整合的新特性。解析:选A“层进式”有误,文中只提出电视公益广告具有“内容形式化,缺少创意内涵”的缺陷,并没有层进式地指出其他缺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前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创作水平偏低,难以发挥公益广告提高社会效益的优势,迫3切需要有创意、有内涵的电视公益广告,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B.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主题应该是公众已经达成的社会共识,提高其创作的质量,需要有效地平衡电视环保公益广告关注的焦点与青少年的相关需求。C.电视环保公益广告要求创意新颖、主题鲜明,其传达的主题、信息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时,才会有高度的关注,也会带来更强有力的说服效果。D.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诉求形式采取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性诉求的主导地位,全面展现电视环保公益广告的主题表达与创意表现。解析:选D“坚持理性诉求的主导地位”错误。根据原文第五段“此外还可以采取‘感性为主、理性为辅’的广告诉求形式”可知,广告诉求形式以感性为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流浪汉侯发山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是相机专卖,尼康啦,佳能啦,这家伙,也贼值钱,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台小轿车。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他的年龄大约在六十岁,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什么东西给糊住了,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好似被紫外线灼伤了的藏族同胞,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走近了,还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看见小康来,就知趣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然而,媳妇正在坐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踅摸到店铺门口,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他没做什么,但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天早上,小康来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流浪汉这才醒过来,讪讪地走开了。小康挥舞着扫帚,朝他叫道:“滚!滚得远远的。”小康以为,这下,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去。第二天清晨,远远地,小康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优哉游哉的,好像自己是店老板似的。小康便气不打一处来,走到流浪汉跟前,抬脚去踢他,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他身上,怒吼着:“滚!滚!滚!”那架势,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似乎心说,我也没有杀你的父亲、夺你的妻子,为啥发这么大4的火?“看什么看?你聋吗?再不滚我揍死你!”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摔去。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浪汉。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台索尼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万元以上。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当警察赶到后,小康说出了自己的直觉。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没有下手。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止: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有一个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着惺忪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那个小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小偷身上撞去。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见此情形,小偷就转身逃了……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大叔,您在哪儿呢?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摘编自《天津文学》2017年第5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展现人物美好的心灵做了铺垫。B.小说中小康的父亲虽然没有出场,但是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C.小说以流浪汉为报恩而暗中保护店面为明线,以小康对流浪汉的态度变化为暗线,双线交织,行文错落有致,吸引读者。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文学功底颇深。解析:选CC项,将明线与暗线颠倒了。从小说内容来看,小说以流浪汉为报恩而暗中保护店面为暗线,以小康对流浪汉的态度变化为明线。5.你觉得小说情节发展上的转折点在哪里?该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小说的转折指的是故事发展突然转变方向,拐到了一个读者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向上去,形成强烈的戏剧性,制造紧张的期待感。转折,有的是故事发展转向,有的是某个人物忽然跳出来,情节中心转移,还有的是当前故事被另一个故事硬生生打断。总之,改变当前情节走向,改变中心人物,都是转折。这篇小说情节的转折点在小康驱逐流浪汉促使其离开。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主要从内容、人物塑造、主旨等方面考虑,如该情节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小康与父亲的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旨,即人应该怀有一份悲悯之心、助人其实也是自助。参考答案:小说情节的转折点在小康驱逐流浪汉促使其离开。(1分)该情节在文中的作用:①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小康怀疑流浪汉是贼,引出下文小康店面被盗。②使小康与父亲的形象构成对比。小康缺乏爱心,致使小店被盗;父亲关爱流浪汉,使流浪汉怀着感恩之心为其守卫店面。③揭示小说主旨。小康的猜疑使他驱逐了恩人,从而导致小店被盗,鲜明地揭示了人应该怀有一份悲悯之心、助人其实也是自助的小说主旨。(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6.小说以小康的自言自语“大叔,您在哪儿呢”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要求回答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这就要联系文章内容,从人物塑造、表现手法、主题等方面考虑。本文的结尾,小康常常自言自语“大叔,您在哪儿呢”,这与前文相照应,突出小康对流浪汉态度的巨大变化,从而使小康的形象更加丰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