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模块综合测评(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导学号:1116213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蹊径。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这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62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B.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唐诗终于和宋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B[A项,曲解文意。原文用的“但”表示强调,不是代表“更多”。C项,强加因果。苏黄两人的风格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D项,理解不当。唐诗已达中国古典诗歌史的高峰,宋人的努力只是让宋诗与之比肩。原文的“与”是介词,前后的对象不可调换。]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了论证。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研,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蹊径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D[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为证明宋诗终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在对唐诗的继承中有创新。B.唐代诗人普遍不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物,而是会以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为抒情主人公。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D[“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有误,原文是“超越了雕润绚烂”。](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导学号:11162134】城市鸟巢黄学友/163在金生居住的这座城市里,不用说找到一只鸟巢,就连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都很难看到。可金生却找到了一只鸟巢,还是在自己家的阳台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天是周六,金生一大早起床后,要到阳台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刚踏上阳台,一只鸟就从某个角落“扑棱”一声飞向天空,在天空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后消失了。金生就在阳台上找那只鸟留下的蛛丝马迹。最后,他在阳台一角的一个瓷罐里找到了一只鸟巢。他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他已经忘记了那只瓷罐是什么时候放到阳台角落里的。那是他的母亲来城里看他时,从乡下带来的,说是让他放在厨房里当盐缸用。可他觉得这只瓷罐太古老,又粗糙,与现时流行的用具格格不入,就随手把它放在了阳台的角落里,想不到它竟成了鸟儿的栖身之地。金生再仔细去看瓷罐里的鸟巢,那巢穴编制的很牢也很密。它的外一层是用一些干枯的枝棒织成,里面铺满了松软的杂草。他抬起头望一眼这高楼林立的城市,心里想:“那只鸟是从什么地方衔来的这么多枯枝棒和杂草呢?”金生还在鸟巢里发现了三颗鸟蛋,鸟蛋的壳上布满了美丽的花纹。他刚要用手去拿,却又马上停了下来。因为小时候他听人说过,遇见鸟窝如果动里面的鸟蛋,那鸟就永远不再回来了。他没有去动那些好看的鸟蛋,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他除了百般呵护外,还每天在阳台上撒一把小米,喂鸟儿。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金生不断地走近鸟巢,仔细观察那三颗美丽的鸟蛋,盼它早一天孵化。终于有一天,那三颗鸟蛋变成了三只黄嘴鸟丫。小鸟刚刚睁开两只圆圆的小眼时,在巢穴里躁动不安地“喳喳”叫,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金生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自然想到了把这一景色摄入镜头,于是就跑回房间取来了照相机,把镜头对准了瓷罐。可他马上感觉到角度不对。因为鸟巢在瓷罐里,要想镜头对准鸟巢,还需走近瓷罐。角度选好了,这时大鸟嘴里也衔着一只小虫飞了回来,站在了瓷罐沿上,三只小鸟抬着头“喳喳”叫着抢要虫食。金生快速按下了快门,把这一精彩的时刻留在了相机里。没多长时间,金生拍的照片获得了野生动物保护一等奖。金生的照片获奖后,有不少人慕名来他家观看阳台上的鸟巢。这天来了一名参观者,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戴一副深度眼镜,脸上布满了沧桑。金生把他领到阳台上的鸟巢前时,他似乎对里面的小鸟并不感兴趣,而是用两只深邃的眼睛好奇地紧紧盯着瓷罐。他问:“这只瓷罐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金生回答:“是我娘从乡下带来的。”那人刚要用手动那瓷罐,被金生阻拦了。于是那人就俯下身去仔细观看,甚至还边观看边环绕鸟巢转了几圈,然后站直了身说:“好东西,好东西啊!”金生不知他说的“好东西”是指小鸟?鸟巢?还是瓷罐?只是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那人思忖片刻说:“你的这只瓷罐我买了。”金生先是一怔,/164然后摇了摇头。那人就打着手码说:“我出八万元。”金生又摇了摇头。那人咬咬牙说:“十万元怎么样,你该同意了吧?”金生还是摇了摇头,那人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走了。那人走后,金生才知道那人是个古董商。他已看准装着鸟巢的瓷罐是一件稀有的古董。后来又有人出高价来买金生阳台上那只瓷罐,依然都被金生拒绝了。金生不是嫌买家出的价格低,是为了那只鸟巢。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句话后四段属于补充的内容,交代了金生发现鸟巢的时间、地点和过程,也表现鸟巢出现的突然和不可思议。B.从发现鸟巢到拒绝出售瓷罐,金生心理经历了变化过程:发现时的“兴奋”,细看时的“疑虑”,呵护时的“牵挂”,拒绝出售时的“珍惜”。C.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角度描绘了金生这一人物形象,在发现鸟巢到守护鸟巢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人物形象渐趋饱满。D.金生对古董商说的“好东西”感到茫然,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古董商重视的是瓷罐的经济价值,金生关注的是鸟巢的生态价值。D[D项,“金生关注的是鸟巢的生态价值”分析错误,由上文“他抬起头望一眼这高楼林立的城市,心里想:‘那只鸟是从什么地方衔来的这么多枯枝棒和杂草呢?’”“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可以知道,这些与价值无关,金生完全是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爱。]5.作者不避其繁地描绘古董商试图购买瓷罐、与金生商讨的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答题时,要从总的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同时结合小说人物、情节、主旨分析。小说作用题,要建立人物、情节、主旨、环境四级循环的答题意识。【答案】①使故事生出波澜,推动情节发展;②让金生在守护鸟巢与获取利益的冲突中坚定选择,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③使不同人物的价值观对比鲜明,进一步彰显主题。6.“瓷罐”这个物象的选择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原文中“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等细节,可以推测/165深层含义是人与动物情感的桥梁。【答案】①内涵丰富。母亲从乡下带来的瓷罐,既是鸟儿安巢之处,也是人与鸟、人与人情感沟通的寄托物。②瓷罐与鸟巢共生,构成作品的线索,使情节更集中、紧凑。③围绕瓷罐的命运,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突出了保护鸟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导学号:11162135】材料一近日,一档网综《中国有嘻哈》自播出后,便引发广泛讨论,无论是导师还是选手都大受关注。节目版权的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早前就有网友质疑该节目无论是赛制、LOGO、舞台,甚至话筒都和原版节目相差无几。7月26日,韩国MNET电视台证实《中国有嘻哈》没有购买《showmethemoney》的版权,对节目高度相似的行为感到非常怀疑。无独有偶,上周湖南卫视刚刚开播的真人秀节目《中餐厅》,也因涉嫌抄袭踩到了雷点,部分网友甚至去豆瓣打一星以示抗议。近年来我国诞生的“原创”新综艺仿佛总能和韩国某热门综艺扯上关系。禁韩令下,版权不清白的新综艺越来越多。它们自诞生就不受欢迎,引起中韩网友、媒体阵阵讨伐。韩国方面也曾公开点名“抄袭”:东方卫视抄袭MBC综艺节目《无限挑战》,推出了《极限挑战》;湖南卫视抄袭SBS电视台《英才发掘团》制作了《神奇的孩子》,抄袭TVN电视台《三时三餐》制作了《向往的生活》,江苏卫视抄袭KBS第2频道《歌曲之争——胜负》和SBS电视台《神的声音》,制作了《更好的声音》和《一唱到底》等。(摘自人民日报《从〈中国有嘻哈〉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