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虞美人1.作者简介李煜,字,史称。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是(朝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2.写作背景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3.文体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或“”,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三种,认为字以内为,字为,字以上为。1.重光南唐后主五代3.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片阕小令、中调和长调5859—9091小令中调长调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2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或者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3.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月指的是秋天的月,春花与秋月本应是人间的良辰美景,然而诗人的一声叹息,让所有的思绪都跌入了无尽的悲伤中。这里的月表现了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悲伤。故国已经不再,江山易主,李后主望月的心情已经变了,巨大的悲痛通过一声“何时了”表达出来。《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月如钩”也是诗人所见的景象,一弯残月照着李后主的孤寂的身影,表达的是李后主一种思念,缅怀过去的悲痛心情。如今只能独自一人赏这残月,引起后主无限的遐想回忆,勾起了他的怀念、眷恋。“月亮”这个意象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4.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本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写愁?写出了愁的哪些特点?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之多;江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本句采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把无形的愁思赋予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1.下面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虞美人(yù)窈窕(yǎo)惊蛰(zhé)B.漫溯(sù)庐冢(zhǒng)雕栏玉砌(qiè)C.羯鼓(jié)青荇(xìng)愀然(qiǎo)D.滂沱(pāng)瑰怪(guǐ)深思慎取(s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辨别筹码颠簸雕阑玉砌B.忽略题词肄业痛心疾首C.联手召唤惆怅屈意逢迎3D.朱颜伏法寂寥对薄公堂3.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B.雕栏玉砌应犹在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C.只是朱颜改朱颜:指词人自己的容颜D.问君能有几多愁君:你4.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B.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C.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D.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5.下列对李煜《虞美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亡国之君屈辱生活的延续,并引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慨叹。B.在前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则指向人事之沧桑无常。C.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不仅显示出愁思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思的汹涌,形象地传达出词人的故国之思和人生无常的悲伤和感慨。D.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到问人,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的艺术结构,使作者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动人的美感效应。6.下列对诗歌的评析表述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李煜的词都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B.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中,诗人在对三峡美景的欣赏中蕴藏着悲壮深沉的感情,为后人所称道。C.《李凭箜篌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仅对乐器及其演奏效果进行描摹,并未直观评价,但全篇又处处表现出诗人的赞叹。4D.周邦彦的《苏幕遮》,写思乡之情,亦写荷之情态,情景交融,自然清新。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虞美人》一词中,作者追问美景何时结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用了这两个意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学常识填空。“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是凭吊南唐后主的句子,南唐后主指__________。他通音律,善诗文,能书画,尤以词著名。他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后期词主要写__________。“虞美人”是__________(A.词牌B.题目C.曲牌D.宫调)。9.将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使之衔接自然,语意连贯。①李煜生于江南,这里的青山绿水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②因此,他往往能将丰富的内容融入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共鸣。③而在位期间优游流连于感情漩涡的经历又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④不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被贬官吏,还是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发出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⑤读者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正确顺序为(只填序号):10.李煜的《虞美人》可以想象成五个电影镜头,前四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补写最后一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场景】深院小楼春夜月明【人物】李煜镜头一: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上小楼,天上挂着一轮圆月,院子里的花正在开放。镜头二: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手臂上,他陷入痛苦的回忆中。5镜头三:(黑白片)南唐宫殿中,规模盛大的歌舞正在上演,舞女娉婷,千娇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镜头四:南唐的宫殿女墙颓坏,宛囿花草荒芜,一片萧条……镜头五:11.根据下面所给的材料,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20个字。李煜即位后,朝中亦不乏硕才俊士,如:萧俨、陈乔、徐铉、韩熙载等,但由于李煜摸不透他们的脾气,①,最典型的就是韩熙载。韩熙载是南唐三朝老臣,但因为他是北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李后主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鸩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②。李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画名就叫“韩熙载夜宴图”。如此精美传神的图画,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当时南唐君臣彼此不信任的尴尬状态。可惜的是,③,最终在凄凉中死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临江仙①李煜樱桃②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6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注】①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②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1.下列对于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蝶翻金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回翔取乐的画面,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借眼前之景来衬托作者的心境。B.“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亡国破家的境地。C.下片中的“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D.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转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E.本词主要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全词语言直白浅显,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却深切感人。2.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相见欢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击。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得。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象东流水一样滚滚东去,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无忧了。2.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这首词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词作之一。B.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疾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7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的哀伤。C.词的下阕,抒写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D.这首词是一首小令,情调哀怨,情景交融。(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从李煜词看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李工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曾经造成了中国人缺少个性、没有主体意识的仆从心态,从而在皇权专制社会里,不得不在话语中掩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才得到了真实的表达。历史的本来面貌很难在官方的史书中得到客观再现,正是这样的原因,才有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以诗证史”的独辟蹊径的创见。有人指出,唯读古典诗词才能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才能领略中国历史社会的真实风貌。古典诗词的这种精神世界,赋予了它们文学之外的又一层意义。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中,李煜仅是个不足挂齿的亡国之君。不读他的词,你只能知道他是南唐后主,是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小皇帝。你不会想到,他原来是位杰出的词林大家,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词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在人类可见的将来,只要人类的苦难没有历尽,相信李煜的词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因为那是作者在经历天堂到地狱般的落差后,悲至极处才有的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当代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认为,李煜的词“与《红楼梦》都不是国家关怀,是天下关怀,是普世关怀”。这样深得李煜词思想情感真谛的点拨,为普通读者打开李煜词中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把少走弯路的钥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一种让人愁不起来的愁,一种超越自我、忧患人类的愁,一种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才有的愁。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