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喻经》六则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令口爽,此亦复.尔复:同样。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当:应该。C.积.有年载,方得一车积:聚集。D.便以血污涂.其面目涂:涂抹。解析B项,“当”的意思是“就”。答案B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饰以.山龟鸟兽之形A.以.盐美故而空食之B.便以.血污涂其面目C.以.其贵故,卒无买者D.以.其怖故,不能战斗解析B项中的“以”和例句中的“以”都是介词,意思是“用”;其余三项都是介词,意思是“因为”。答案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与”,①动词,给;②动词,结交,亲附。B项,“者”,①助词,表人;②助词,表停顿。C项,“于”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D项,“而”,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并列。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昔有愚人,至于..他家B.过去有人,痴无智慧..C.经历..多日,不能得售D.汝当斩头,自得..出之解析A项,“至于”在文中的意思是“到”;C项,“经历”在文中的意思是“经过”;D项,“自得”在文中的意思是“自然就会”。答案B5下列有关本文寓言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渴见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切不可因为目标远大而放弃一切努力。B.《入海取沉水》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心浮气躁,更不能舍大材取小用。2C.《尝庵婆罗果》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尝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诈言马死》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护自己本无可责备,但不能自欺欺人。解析C项,理解错误,《尝庵婆罗果》的故事的寓意:尝试是可以的,但人不可能一一尝试,要学会类推。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入海取沉水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诈言马死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诣:到。B.以其怖.故,不能战斗怖:害怕。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默:沉默。D.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复:同样。解析D项,“复”的意思是“又”。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B.C.D.3解析A项,两个“故”均为名词,“缘故”的意思。B项,①副词,才;②形容词,方正。C项,①动词,掠夺,强取;②动词,强行改变。D项,①动词,采用;②介词,经由。答案A8下列有关《入海取沉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他把沉香运回到家里。B.由于沉香的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他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C.他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D.那人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然后再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解析A项,“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与原文内容不符。答案A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2)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参考答案(1)旁边的人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2)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愚人集牛乳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吸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或笑。子死欲停置家中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认人为兄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选自《百喻经》,有改动)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集牛乳,以拟.供设拟:打算。B.牛乳渐多,卒.无安处卒:最终。C.待临会时,当顿.吸取顿:停留。D.深.生嗤笑,怪未曾有深:很,十分。解析C项,“顿”的意思是“立即,立刻”。4答案C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是“愚人”被嗤笑的原因的一项是()①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②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③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④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⑤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⑥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③④解析①看不出“愚人”之“愚”;⑥是别人对“愚人”的质问。答案B12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人集牛乳》的故事意在告诉我们,做事要预先准备,但准备的方法要得当,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B.《子死欲停置家中》的故事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能采用躲避的方法处理问题,更不能一错再错,使问题严重化。C.《认人为兄》讽刺了那些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之徒。D.《认人为兄》的故事中的“愚人”不同于前两则故事中的“愚人”,在现实生活中,“认人为兄”的故事更容易发生,更带有讽刺性。解析A项,理解绝对化,“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宜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蹴而就的”。答案A13断句与翻译。(1)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解析断句的关键是理解文意,断句时,注意句中、句末表示停顿的语言标志。参考答案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②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参考答案①我现在如果把每天吸出的牛奶储存起来,牛奶会逐渐多起来,最终会无处储存或者是发酵坏掉。②生与死的境地不同,应当速速入殓了,运至远处去埋葬。参考译文愚人集牛乳从前有一个愚人,准备宴请朋友,想收集一些牛奶,准备设宴时用,有这样的想法:“我现在如果把每天吸出的牛奶储存起来,牛奶会逐渐多起来,最终会无处储存或者是发酵坏掉。不如就在牛肚子里装着,等到举行宴会的时候,再一起把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捉住母牛和小牛,分别拴在不同的地方。一个月以后,他才举行宴会,迎接安顿好来的客人,才牵过牛来,打算挤奶,可是这头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前来(参加宴会)的客人有的瞪着眼,有的笑话他是一个愚蠢的人。5子死欲停置家中从前有位愚人,养育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先死了。这时愚人见儿子已经死了,便想将他停置在家中,自己弃家到别处去。旁人见了,就对他说:“生与死的境地不同,应当速速入殓了,运至远处去埋葬。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欲弃家而去?”愚人当时听了这话,便想:倘若不可停放,定要葬掉的话,还须再杀掉一个儿子,担子两头,各放一个,这样才可稳顺地担到那儿去。于是便再杀了一个儿子,挑到远处的林野之地葬掉了。当时人们见了,不禁愕然,大大地嗤笑他,竟有这般闻所未闻的事情。认人为兄从前有一个人,容貌端正,非常聪明,知识渊博并且很有钱财,在社会上很有地位,人人夸奖他。那时有一个愚人,看到他如此出色,就对人说他是自己的哥哥。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有钱,需要的时候可以借用,所以称他为哥哥。而看见他偿还欠账的时候,便又改口说“他不是自己的哥哥”。旁人对他说:“你真是一个奸诈之人,为何在需要钱财时,就说他是哥哥,等到他负债时,就说他不是自己的哥哥?”愚人说:“我想得到他的钱财,才称他为兄长,他实际上并不是我的哥哥。如果他欠了债,我就不称他是自己的哥哥。”听了这番话的人,没有不耻笑他的。三、语言运用14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解析围绕“溪”“海”和“潭”,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注意修辞手法、某种感悟及字数限制等要求。答案示例小溪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活泼可爱;潭水似一位贤淑的少女,柔美沉静;大海若一位沧桑的老者,深沉开阔。15阅读下面的寓言,指出其寓意。(不超过20字)一只公鸡在田野里寻找食物。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对于我来说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解析注意最后一句“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参考答案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