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兰亭集序本课话题——生与死一、从课本中积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二、从历史中积累生死抉择“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司马迁择生,以生践志,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之路。屈原择死,以死明志,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三、从名言中积累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2.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洪昻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6.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一、作者简介千古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贵族。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任会稽内史,官至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善书法,尤其擅长楷书和行书。他卓越的书法艺术获得了后世的普遍赞扬,人称“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笔意妍丽劲健,为千古书法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著有《王右军集》。二、背景回放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的文士名流在会稽郡山阴县境内的兰亭过修禊日,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集会,共有谢安、孙绰等41人参加。会稽郡是当时北方士族聚居的名郡,山阴是江南风光秀美的地方,兰亭在山阴县的兰渚山麓的兰溪江畔,位于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是我国最早的兰花产地。暮春三月,稽山披翠,水流淙碧,兰花吐香。王羲之一行在此临流嬉戏,兴致勃勃,饮酒赋诗,各抒怀抱,当场作了许多诗和辞赋,共计三十七篇,编定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写序,即《兰亭集序》。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更盛,玄言文学泛滥一时。在这种状况下,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风,抒写了这篇情真意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声誉。三、相关知识序序,是序言的简称,其作用在于介绍、推荐某人著作或某种材料,说明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同本书内容有关的一些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和理解。从表达方式上说,序言可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可以以说明为主,也可以以议论为主,当然也可以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一、字音识记1.癸.丑()2.会稽..()3.修禊.事()4.激湍.()5.流觞.曲水()6.骋.怀()7.放浪形骸.()8.趣.舍万殊()9.嗟悼..()10.彭殇.()ɡuǐkuàijīxìtuānshānɡchěnɡháiqūjiēdàoshānɡ二、通假字1.虽趣.舍万殊通,译为2.悟.言一室之内通,译为三、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今义:种类。“趋”“取向”“晤”“面对面”曲水边。万物。3.所以..游目骋怀古义: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4.或取诸怀抱..古义:。今义:抱在怀里。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今义:文雅。用来……。抱负,志向一低头一抬头之间,形容时间极短。这次集会的诗文。四、一词多义(一)实词1.修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形容词,高形容词,指寿命长动词,修建2.次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3.致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名词,水边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名词,情致动词,得到,取得(二)虚词4.之①暮春之.初②及其所之.既倦③感慨系之.矣④不知老之.将至5.于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当其欣于.所遇结构助词,的动词,往、到达代词,指代前文所提的内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介词,在介词,对五、词类活用(一)动词活用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二)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三)数词活用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游:使……放开;骋:使……开阔贤:贤能的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将……视为一样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死生亦大矣(无标志的判断句)(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②不能喻之于怀(现代汉语语序为:不能于怀喻之)③亦将有感于斯文(现代汉语语序为:亦将于斯文有感)2.定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现代汉语语序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明大意]《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志趣。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理脉络]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1.下列各句的解说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的意思是“引来清流激湍作为浮杯流觞的曲水”。B.这两段文字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是王羲之的即席之作。C.“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D.作者以景物烘托情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衬托出众人观景之愉快心情。再说到“仰”“俯”之所见,最后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解析:B项,作者并非只有王羲之一人,而是集多人作品而成的集子。答案:B二、阅读课文第3~4段,回答问题。2.下面各句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①仰观宇宙之大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⑤死生亦大矣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解析:①表现了作者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②是列举了“静”与“躁”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⑥在于否定庄子的生死观。答案:D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将从中(对生死这件大事)产生同样的感慨吧。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解析:C项,关键是抓住“有感”二字,指的是对生死这件大事产生同样的感慨。答案:C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B.第3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提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解析:D项,结尾处作者并没有用旷达的话作结。答案:D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5.对下列文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引用古人所说的“死生亦大矣”,是为了说明死和生对个人来说都是大事,暗示人们面对死亡要无所畏惧。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这句写出一种与人相处的状态,即在室内畅谈。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本句先说所欣的事物极易消逝,后说会因此引起感触,流露出时光易逝之感。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这句是说,看到古人对生死发出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慨,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解析:A项,应是暗示人们在有生之年应多做实事。答案:A1.借题发挥,立意高远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作者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情随事迁,所以先叙事,首段叙事分两层: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第三段开头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匆匆,此段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见解的高远之处。2.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统一(1)写景例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2)叙事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词,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3)抒情例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统一,句句真切自然,极有情致,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题写《兰亭集序》的兰亭,离绍兴市区约有二三十里。每逢书法盛会,在此“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环境之中,人们着晋服,和晋乐,即兴挥毫,泼墨成篇,那情形大概是不亚于“曲阜朝圣”的。王羲之确也是人们所公认的“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游龙,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文学家曾巩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据史料记载,王羲之幼时说话迟钝,人们并不认为他有才能。王羲之7岁时就跟其父学表亲卫夫人之书法,自幼勤学苦练,可谓书苑“七龄童”。但只此而已,也是成不了“书圣”的。王羲之没有满足于“七龄童”的那一点工夫,他以后辞官去职,专工书法,独创一格,方开中国书法之一代新风,此所谓“晚乃善”。以上是顺便说说的,无须赘述。我倒是由此想到王羲之的“官运”,感到其中颇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据清代吴悔堂老人撰写的《越中杂识》记载:“王羲之,字逸少,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赈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上疏争之,多见从纳。尝遗殷浩,止其北伐;上书谢安,谏其清谈。众皆韪之。后王述为扬州刺史,羲之耻辱其后,谢病归。”这里的王羲之,是作为官吏而不是作为“书圣”被记载着的,包括王羲之从当官到辞官的整个过程,其中也透露了王羲之所以辞官的原委。我原以为王羲之的辞官,只是为了能有更多的精力专攻书法,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十有八九倒是因为他的秉性。你看他一会儿“疏”,一会儿“谏”,一会儿“争”,一会儿“止”,尽管是因为民,尽管其所“疏”所“谏”也曾“多见从纳”,但最终为官场所不容。他的“谢病归”,实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有人说,文章写得好可以做官,字写得好可以做官,研究历史有成就也做得官,我看并不尽然。王羲之仅一篇《兰亭集序》足为千古绝唱,万世楷模,而且官也是做得不错的,但到头来,还是“谢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