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应运而生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受打击西汉(武帝)后: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明清时期,儒学又有怎样的发展呢?回忆:儒学的发展史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2.了解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课程标准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惜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西学东渐,冲击中国文化思想(根本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黑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程朱理学体系占统治地位,摧残人性,理学僵化。西学东渐的影响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社会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外部:1、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③八股取士因循守旧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束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末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温陵居士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明中后期)二、思想活跃的具体表现在哪里?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8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于监狱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著作有《焚书》《藏书》等多种。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明代万历年间,李贽在麻城著述、讲学。虽说他是有大学问的人,却也开荒、种粮、种菜,勤快得很。李贽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生只收男生,李贽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别的先生要求学生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学生们蹦蹦跳跳翻跟头,大声读书像打油;别人教书要白天,李贽白天要学生们帮家里种田、种地,夜晚听他讲学;别人教书是在学堂里,李贽要学生在钓鱼台上听;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李贽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经常出谜语逗学生们玩。材料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焚书》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归纳李贽的思想观点:材料二“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材料三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材料5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主张男女平等我是圣人,我说的就是对的孔子:李贽: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论题一:李贽思想朱熹李贽朱熹:做事必尊三纲五常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李贽: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论题一:李贽思想朱熹李贽二、明末清初思想家(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个人经历: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家庭影响)。2.思想主张①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提出挑战。②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标准。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④诗文写作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对晚明文学产生重要影响。⑤主张男女平等3.代表作品:《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多种著作4.思想评价①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②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③其代表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④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2、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宁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三先生(或清初三大儒)。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材料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三:“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批判君主专制(最精彩);限制君权;提出君臣平等;阅读下列材料归纳黄宗羲的思想观点:材料四: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四: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材料五: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黄宗羲材料六“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材料四“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而无法治,吾以谓有法治而后有人治。”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2.黄宗羲(梨洲先生)(1)代表作品:《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2)主要观点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②提出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④学术:主张“经世致用”(3)意义:梁启超说这部书(《明夷待访录》):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对黄宗羲思想的评价:2.黄宗羲(梨洲先生)(1)代表作品:《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2)主要观点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②提出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④学术:主张“经世致用”(3)意义: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②经济主张,反映了明末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3、提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主张的思想家是A、孟子B、董仲舒C、唐甄D、黄宗羲5、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A.“天下为主,君为客”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613—1682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顾炎武、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他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清军南下时,他参加抗清活动,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3)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顾炎武《日知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顾炎武的观点。评价: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3.顾炎武(亭林先生)(1)代表作品:《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2)主要观点: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平等,民主】②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3)意义: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最引人注目的是湘西特有的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据说,船山先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受,骨子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必穿木屐,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天气是晴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门,以示头不顶清王朝之天。•屋内正中亦有一幅对联•右联:六经责我开生面;•左联:七尺从天乞活埋。“孤秦陋宋”“孤”的核心是“私”。在船山看来,尧舜禹三代禅让制度是公天下,在民主推举制度之下,国家是大家的国家,天下是大众的天下,尧舜禹可以为最高统治者,在众人之上;众人也可成为尧舜禹,与众人相同。这种天下众人相同的社会,尧舜禹当然不孤了。材料一“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材料二“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材料三“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主旨: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阅读教材归纳王夫之主要思想成就。材料四:“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世界是物质。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材料五:“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4.王夫之(船山先生)(1)代表作品:《船山遗书》(2)主要观点:①哲学基础:在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②政治思想的主旨:“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批判“孤秦”“陋宋”。(3)意义: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唐甄----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最大的特点: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对“官”进行猛烈的批判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生活背景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共同经历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共同进步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批判“私天下”的君主制“循天下之公”君臣平等“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抨击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