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学习目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要素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征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现代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MRPJIT的概念及其原理JIT生产方式的基本目标、管理内容质量管理的常规方法生产与运作管理基本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POM)理论上包括生产管理(productionmanagement,PM)和运作管理(operationmanagement,OM)以及两者的结合。生产与运作管理在理论上则既包括对制造型企业生产过程的研究和管理,也包括对服务型企业服务过程的研究和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将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出)的过程,是创造顾客所需价值的过程●生产与运作系统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投入→变换→产出”功能的综合体;它是企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载体(或生产与运作系统的主体)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生产与运作系统投入人力物料设备技术信息能源土地资金顾客或用户的参与实施信息反馈产出产品服务变换过程①③⑤②④生产与运作系统活动过程制造型企业与服务型企业的生产运作系统的区别?一是制造型企业提供的主要是可触摸、耐久的有形实物产品,而服务型企业所提供的则是不可触摸的无形产品;二是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和消费是可以分离的,而服务型企业服务的提供和顾客的消费一般是不可分离的,即在服务的同时,也使顾客发生消费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感。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20世纪末以来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末工业生产由个体生产逐步发展到手工作坊,并开始使用机器,形成了工厂,有了管理。1771年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分工”的理论,指出价值产生于劳动,只有分工才能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产生更多价值。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是:分工协作、计件工资、靠经验进行管理,生产无操作标准,工作随意性很大,技术传递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法。20世纪初泰勒(Taylor)创立了科学管理法。泰勒以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为基础,进行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创立了“标准化作业”、“工作定额”等原理在生产管理史上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13年,福特在其汽车装配厂内安装了第一条汽车流水线,揭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随后,在20世纪20—30年代,最早的作业计划法、库存管理模型以及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相继出现,这些构成了经典生产管理学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的生产管理学,其着眼点主要是一个制造系统内部的计划和控制,所以可称为狭义的生产管理学。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着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并相应地改变工作方式的机遇和挑战,生产系统的选择、设计、调整和升级成为生产管理中的新内容,这进一步扩大了生产管理学的范围。MRP(物料需求计划)方法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计划方法,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与库存控制系统。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时期,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成为主流,从而给生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MRPⅡ(制造资源计划)、OPT(最优生产技术)等方法相继出现,尤其是以JIT(准时生产)为代表的日本式生产管理方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研究,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生产管理学的内容。生产管理学开始发展成为包括服务业管理在内的“运作管理”。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小型化、微型化以及价格的迅速降低,使得计算机开始大量进入企业管理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使得处理“物流”的生产本身和处理“信息流”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本身,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生产与运作管理学开始大量地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ERP,AgileManufacturing,BPR,MassCustomization,SCM等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中的新理论、新概念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信息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生产与运作管理开始进一步集成化。20世纪末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一全新的技术使企业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经营方式,有可能极大地提高运作效率。从运作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些新问题主要是:如何利用新技术重新构建业务流程(BPR);如何利用新技术改进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SCM);如何利用新技术快速获得外部资源,以加快市场响应速度(虚拟企业、虚拟集成);如何利用新技术改进企业与供应商、与顾客的关系。这些问题构成了当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热点,新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正在不断形成。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低耗灵活清洁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要素产出要素管理资源要素管理环境要素管理产出要素质量(quality)交货时间(deliverytime)成本(cost)服务(service)资源要素设施设备管理物料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环境要素产出角度:要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运作过程中考虑如何保护环境投入角度:考虑到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需要考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资源获取和利用上尽量节约自然资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并考虑各种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运作过程是考虑如果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空控制生产运作系统包括:1.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2.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在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中,组织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3.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根据企业环境因素或生产运作系统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对生产运作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能提供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实现价值增值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征1.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大扩大到了非制造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上不仅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包括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设计以及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生产运作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在运作战略中将“企业总体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考虑。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征2.信息技术的应用3.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方式成为主流4.全球化5.跨企业的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开始致力于整个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合理化和优化,与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结成联盟,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6.“绿色生产”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所面临的重要新课题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生产过程概述1.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该种产品开始,直到把他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狭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直到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2.生产过程的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局、原材料和协作件的准备、新产品鉴定等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2)基本生产过程这是指直接为完成企业的基本产品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如纺织企业的清花、纺纱、织布;他代表企业的基本特征和专业方向。(3)辅助生产过程这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如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动力生产、工具制造、设备维修等。(4)生产服务过程这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原材料、半成品的供应、运输、保管、试验与理化检验,以及包装等。这四个过程划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核心是基本生产过程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3.生产过程构成的影响因素(1)产品的特点(2)企业的规模(3)专业化协作水平(4)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生产过程组织就是要以最佳的方式,将企业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的工作有效地加以组织,使其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生产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是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行程最短、时间最省、占用和耗费最少、效率最高,能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和经济效益。为此,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如下: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流转,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劳动对象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保持和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获得良好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2.作业集中化和生产过程一体化在各流水生产线上,零件和产品的加工、装配、运输任务都在一个统一的综合体中。通过设计、制造、运输、检验、库存、服务过程和整个复杂的生产系统管理过程的相互协调,保证一体化柔性生产系统的高效率。3.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平行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项活动、各工序在时间上实行平行作业4.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以及各种设备之间,在生产能力上保持符合产品制造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比例关系,以适应产品生产的要求。各个生产环节的设备数量、开动班次、生产速率和工人人数都必须相互协调,不发生相互脱节或比例失调的现象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5.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均衡性是指企业及其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都能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有节奏地进行,不发生忽高忽低、前松后紧的现象6.生产过程的柔性(适应性)柔性是指生产过程具有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生产过程的柔性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适应性,变大批量单一品种生产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生产组织方面可采用混流生产、柔性制造、成组技术等组织方法7.生产过程的单向性单向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转移要向一个方向流动,不要有迂回流动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8.自动化他是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及其集约化的最重要原则之一。除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外,服务过程的自动化也很重要9.电子化即在生产各环节实施电子计算机控制和管理,使得信息的利用达到高效。柔性制造系统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0.专门化即限制生产过程要素的种类。例如,以工种专门化来划分工人班组,可以促进工人熟练的程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工段、车间、工厂专门化的前提是,限制在这些生产单位加工(或装配)的零件或产品的品种生产类型1.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2.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可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且工艺过程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布置,物料是均匀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表12-2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征特征流程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产品品种数较少较多营销特点依靠产品的价格与可获得性依靠产品的特点资本/劳动力/材料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力、材料密集自动化程度较高较低对设备可靠性要求高较低原材料品种数较少较多在制品库存较低较高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组织十分复杂,是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重点生产类型3.按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分类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三种基本类型1)大量生产类型的特点:生产的产品产量大而品种少,经常重复生产—种或少数几种相类似的产品,生产条件稳定,大多数工作地固定完成一、二道工序,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工人易于掌握操作技术;可以按对象专业化组织生产2)成批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多为结构相似的系列产品,品种较多,有一定的批量,各种产品在计划期内是成批轮番地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生产类型生产管理的重点:确定合理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