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城110千伏雨石#1/#2线杆线迁移工程顶管隧道工程竖井施工方案二〇一七年十一月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第一节、编制依据-------------------------------------------2第二节、编制原则-------------------------------------------3第二章、工程概况-------------------------------------------4第一节、工程简介-------------------------------------------4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12第一节、临时设施及施工准备--------------------------------13第二节、设备人员及材料安排周期----------------------------13第三节、施工组织及施工队伍安排----------------------------13第四节、施工组织及施工队伍安排----------------------------17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23第一节、施工内容及顺序------------------------------------23第二节、主要施工工艺--------------------------------------242.1旋挖桩施工--------------------------------------------292.2三轴搅拌桩施工----------------------------------------322.3冠梁及土方、钢围檩施工--------------------------------39第五章、质量标准与控制-----------------------------------47第六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52第七章、季节性施工---------------------------------------58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58第九章、应急预案-----------------------------------------61前言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现场作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单位的施工经验,以信守合同、确保工期和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为指导思想,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编制依据一、《南部新城110千伏雨石#1/#2线干线迁移工程-电缆隧道工程设计图》;二、通过阅读相关图纸及该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等;三、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l20-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05001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8-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2《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关于规范应用数码照片拍摄标示牌、资料签印标准模板的通知》电建〔2012〕64号;《江苏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数码照片采集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相关设计文件及建设质[2009]87号文:施工图纸、勘探资料;3第二节编制原则一、严格遵守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实事求是,施工方案可行、适用、经济。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二、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范围严密监控,坚持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四、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安全、文明、高效。五、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施工方案和信息优化处置,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五、组织专业队伍上场,装备足够的优良机械设备进行专业化施工,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并力争提前。六、遵守环境保护法并切实按有关要求和规定来组织实施。七、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本合同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并结合现场实际、上场的机械装备、人员条件,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4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和路,为南部新城110千伏雨石#1/#2线杆线迁移工程电缆隧道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防水等级为二级。本工程电缆隧道采用φ3000/2000预制Ⅲ级钢筋混凝土管片,混凝土强度为C50,抗渗等级为P10,施工工艺采用非开挖顶管顶进,隧道全长250米,由北向南顶进,斜穿秦淮河,河底埋深不小于7.4米。顶管工作井为矩形结构钢筋砼竖井,位于北侧,结构内尺寸为(长×宽)1000cm×800cm,结构内尺寸为(长×宽)1220cm×1020cm壁厚110cm,结构高度为24.8m,底板厚度为1.2m,主体结构设置三道圈梁截面为宽1100cm×高800cm。接收井为圆形结构钢筋砼竖井,位于南侧道路绿化带,结构内径为φ7000cm,外径为φ8600cm,壁厚80cm结构高度为21.5m,底板厚度为1.0m,主体结构设置三道圈梁截面为宽800cm×高1000cm。工作井的支护结构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砼强度为30(水下)桩间距为1300mm,桩长为31000mm,开挖深度26m,桩顶冠梁为(宽×高):1400mm×1000mm,设置五道钢筋砼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宽×高):800mm×1200mm,采用止水帷幕采用双排φ650三轴深层搅拌桩,间距450mm,桩体搭接200mm,桩长为25000mm。施工工艺为明挖顺做法。接受井的支护结构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砼强度为30(水下)桩间距为1300mm,桩长为30000mm,桩顶冠梁为“┓”(外高×宽×内高):1000mm×2200mm×2000,与主体结构相连,采用止水帷幕采用双排φ650三轴深层搅拌桩,间距450mm,桩体搭接200mm,桩长为24500mm。施工工艺为明挖逆做法。本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地质岩土体为5个工程地质层(12个亚层)分述如下:1A层淤泥:黑色,流塑,有机质含量高,主要分布秦淮河河底。51-1层杂填土:灰色,杂色,松软,主要由黏性土及建筑垃圾组成,厚度3m。1-2层素填土:灰色,杂色,松软,主要由黏性土及碎石组成,堆填年代5年,厚度6.8m。2-1粉质黏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泽,可见少量灰黄色铁质氧化物侵染斑纹,干强度,韧性中高。2-2A层砂质粉土:灰色,稍密,饱和,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韧性低。2-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粘质粉土:灰色,流塑,稍有光泽,夹薄层黏质粉土层理清晰,粘质粉土饱和,干强度,韧性低。3-1层黏土:灰色,灰黄色硬塑,有光泽,干强度,韧性高,普遍分布。3-2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稍有光泽,局部夹少量粉土薄层,干强度,韧性中高。3-3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硬塑,稍有光泽,局部夹少量黏土团块。4层粉细砂: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矿物颗粒。5-1层强风化泥质砂岩:灰黄色,紫红色,遇水极易软化,呈沙土、粘性土状,属极软岩,手捏易碎,岩土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普遍分布。5-2中风化泥质砂岩:灰黄色,紫灰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属软岩,岩土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地下水分布状况:本工程现场地下水位上层滞水、空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为自然降水,存在1层土中,空隙潜水主要存在于1层和2层土体。现场地下水位为7~10m左右,埋设约2.5m。工程要点图示:1、平面位置(顶管隧道长250m)6新建电缆排管米电缆工作井:新建电缆工作井米秦淮河河道河堤河堤道路72、断面图:83、工作井结构及支护止水体系平面图首道支撑为钢筋砼支撑(800X1000)二道以下支撑为钢支撑(Ø609,t=16)1:100始发井基坑平面图附注:1、本图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毫米计。2、首道支撑采用砼支撑(800x1000),二道及以下支撑采用Ø609钢管支撑,壁厚t=16mm。3、钢围檩采用双拼HW400型钢。4、钻孔灌注桩直径1200mm,水平间距1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下)。5、三轴深搅桩直径650mm,水平间距450mm,桩体搭接200mm。6、图中内部结构虚线部分仅为示意。9断面图13.000第一道支撑φ1200钻孔灌注桩第二道支撑第三道支撑第五道支撑始发井基坑剖面图第四道支撑φ650@450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双排布置J513.17-13.0006.37-0.43-4.43-10.63-11.63①-2素填土②-1粉质黏土4.87②-2淤泥质粉质黏土夹黏质粉土③-1黏土③-3粉质黏土⑤-1强风化泥质砂岩⑤-2中风化泥质砂岩104、接受井结构及支护体系平面图接收井基坑平面图1:10011断面图20cmC20砼垫层Ø1200钻孔灌注桩Ø650@450三轴深搅桩止水帷幕双排布置接收井基坑剖面图洞口加固J513.176.61-4.49①-2素填土②-1粉质黏土3.51③-1黏土③-3粉质黏土⑤-1强风化泥质砂岩⑤-2中风化泥质砂岩②-2淤泥质粉质黏土夹黏质粉土-11.800④粉质细砂-11.59-14.99-16.29-17.89-18.9912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临时设施安排及施工准备一、临时驻地组织先遣人员,调配部分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工作。同时经理部要密切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关系,作好施工准备;并积极地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征得支持和协助组织。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对整个合同段进一步现场调查,结合工程任务划分,安排队伍驻地,认真调查水电及料源情况、协助和进行进场道路的设计、施工等。二、技术准备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提供的工程定线资料和现场测量标志资料,认真搞好交接桩工作,组织测量人员对合同段内线路中线及高程进行贯通和闭合测量,并向相邻合同段延伸复测,资料整理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同时放出用地界限,并对主要构造物具体位置进行放桩,设置控制桩点及临时水准点。三、临时设施(一)、供电现场在临近生活区或邻近二级箱引入电源,且现场备用2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一台,保证现场施工用电。(二)、通信设备我单位将与当地政府和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并取得批准,在项目经理部并配备4台对讲机。(三)、排污及垃圾处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