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泼污难奏效变换嘴脸吹喇叭央行戴不起全球“第一”高帽(热点聚焦)本报记者罗兰中国央行最近成了全球“老大”。渣打银行(微博)最新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中国央行的总资产增长了119%,并于2011年末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4.5万亿美元),超过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央行。一时间,央行受到各方热捧。渣打银行报告称:“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已变身为中国央行。周小川不仅是中国央行的行长,还是全球的央行行长。”对于央行突然被戴上全球“老大”高帽子时,业内人士提醒:不要被表面的数字和吹捧冲昏了头脑!是否“老大”还要看央行的资产质量和结构,并且要特别警惕,热捧背后利益集团的阴谋。资产扩大折射经济之痛打开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到2011年末,央行总资产80%多是外汇资产。渣打银行的报告称,2011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量已经占到世界新增M2规模的52%。报告显然在说明,近几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很大部分来自中国。专家指出,这部分超发货币正是与央行资产中大量的外汇资产有关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微博)分析说,中国对外贸易在过去的30年里长期保持顺差,为了应对巨量的外汇流入,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我国制定了强制结汇制度,要求企业或个人在外贸中赚到的外汇必须卖给国家指定的银行,而用来购汇的人民币就叫外汇占款。这些钱进入银行信贷体系后,因为上述的货币乘数效应继续创造出数以倍计的货币。有评论说,如果说中国央行是世界总资产最多的央行,也可以称之为最大的“美元兑换央行”。中国央行被动地大量发行人民币以冲销外汇,国际收支盈余的每一个美元都成为流通中的人民币,这形成了表面上的庞大资产,而背后其实折射出了中国经济之痛——内外需结构失衡。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勇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国际分工看,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低储蓄、高消费与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形成了互依互补关系,这一格局一方面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使中国较长期以来一直过于依赖外需市场,内外需比例失调。对于中国目前货币发行体制当中这种被动尴尬的局面,张茉楠指出,中国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从经济转型、金融转型和整体的金融改革方面入手,通过提高我们资产的质量来真正掌握货币发行的主导权。流动性泛滥赖不着中国中国央行总资产超过美国,中国新增M2占全球比重高,渣打银行据此判断,中国今天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流动性最主要的提供者。对此,专家表示不赞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认为,中国央行总资产超越美联储以及中国M2规模超越美国的事实,是在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美元本位条件下,中国被迫加速经济货币化的一种次优制度安排。因此,这既不表明中国央行已取代美联储成为世界央行,更不能证明中国已经成了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专家指出,人民币既不能在全球自由流动,也不能作为他国的储备货币,因此中国新增的M2没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流动性。经济学博士张涛说,中国央行资产规模是被动增加的,而非主动,真正主动的还是以美联储为首的发达国家央行。同时由于人民币的不可自由兑换,所以被动增加的人民币也基本是在境内流动(虽然近年来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但市场容量仍然偏小),而非给全球提供流动性。夸大人民币影响力是捧杀随着中国的强大,西方有些不怀好意的利益集团不再像过去那样泼污水,而是改变方式,先把你捧起来,再让你承担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以达到捧杀中国的目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鹏认为,渣打银行说“中国央行是世界央行”,如果这个观点在国际经济界广泛传播,大家很可能就会把目前大宗商品的通胀压力包括其他国家的一些物价上涨的压力,都归咎在人民币的流动性泛滥上面,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影响。到底是谁造成全球通胀呢?专家指出,还是美元。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指出,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流动范围是全球。美国拼命发行美元,“受灾”的是全球其他国家,酿造通胀的承受国是世界各国。而中国就不一样了,由于人民币汇率管制和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原因,人民币的大量发行只能在国内流动,推高的通胀完全由国内民众承受。版权所有禁止转载谢谢!复印机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