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果蓏.(luǒ)蚌蛤.(ɡé)钻燧.(suí)B.鲧.禹(ɡǔn)决渎.(dú)释耒.(lěi)C.郢.(yǐnɡ)人啜.(chuò)之曩.(nǎnɡ)D.得麑.(ní)娱.(yù)腥臊.(sāo)【解析】A燧:suì,B渎:dòu,D娱:yú。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B.卜子妻写弊裤也。C.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D.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E.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F.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解析】A说一悦,B弊一敝,D坐一座,E知一智,F反一返。3.下列句子中的“说”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B)①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②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③燕相受书而说之。④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⑤此二人说者皆当矣。⑥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A.①④/②③/⑤⑥B.①④/②③⑥/⑤C.①③④/②⑥/⑤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①④同“悦”,②③⑥解释,⑤劝说。4.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因.释其耒而守株论世之事,因.为之备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厚者为.戮,薄者见疑C.以.郑为亲己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D.郑人有且.买履者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解析】B两个“为”字都当“被”讲,表被动。5.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A.风.乎舞雩。B.而民悦之,使王.天下。C.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解析】D是意动用法,其他都是名词作动词用。6.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形象地表现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是多么可笑,这是类比论证的手法。以此进一步证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B.“郑人买履”的故事,讽刺那些不关注眼下活生生的现实、不依据现实来决定治国措施的学者的荒谬,说明不根据实际而盲目取法先王是荒唐可笑的。C.“卫人嫁子”的故事,批判了那些不择手段、宁肯牺牲子女的幸福也要聚敛财富的寡廉鲜耻的人。D.“武公伐胡”的故事,说明不是明白事理困难,明白事理后正确处置才是困难的。警示世人要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千万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解析】这个寓言揭露了那些贪官污吏唯利是图,寡廉鲜耻的丑恶面目和内心世界。二、文本精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7.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有圣人作.作:劳作B.不期.修古期:希望C.论.世之事论:研究D.兔走.触株走:奔跑【解析】作:产生、兴起。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方式不同类的一项是(C)A.而民说之,使王.天下B.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C.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D.号.之曰有巢氏【解析】C项为意动用法,其余为名词用作动词。9.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恰当的一项是(B)①人民少而.禽兽众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承接。“以”;③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④介词,因为。10.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A.韩非子以古之圣贤为例,强调世事一直都在发展变化,没有任何一种政治措施可以永远有效,因此应“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也是在说明不要死守教条,要懂得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适时变革。在内容上与上文有重复之嫌,故可略去。C.韩非子在文中提出的“不法先王”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规律,是韩非进步历史观的具体体现,对当今社会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D.“守株待兔”的故事,贴近现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但它确实能够起到启发人、教育人的作用,并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解析】“守株待兔”的寓意是对上文内容有益的补充、强调,并非重复、多余。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入太学,以程颐之友为师。与论经史大义,深奇重之。中绍圣四年进士第,哲宗亲擢为第三。提举湖南学事,有诏举遗逸,安国以永州布衣王绘、邓璋应诏。二人老不行,安国请命之官,以劝为学者。零陵簿称二人流人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素恶安国,得簿言大喜,命置狱推治,卒无验,安国竟除名。未几,簿以他罪抵法,台臣..直前事,复安国原官。政和二年,丁内艰,移江东。父没终丧,谓子弟曰:“吾昔为亲而仕,今虽有禄万钟将何所施?”遂称疾不仕。靖康元年,除太常少卿,辞;除起居郎,又辞。朝旨屡趣行,至京师,以疾在告..。门下侍郎耿南仲言安国意窥经筵..,不宜召试。钦宗不答。安国屡辞,南仲又言安国不臣。钦宗曰:“渠自以病辞,非有向背也。”每臣僚登对..,钦宗即问识胡安国否。金人薄都城。子寅为郎在城中,客或忧之,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号令不出,卿大夫恨效忠无路,敢念子乎?”敌围益急,钦宗亟召安国,诏竟不达。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侯仲良言必称二程先生,他无所许可,后见安国,叹曰:“吾以为志在天下,视不义富贵真如浮云者,二程先生而已,不意复有斯人也。”安国所与游者,谢良佐、杨时皆程门高弟。安国之使湖北也,时方为府教授,良佐为应城宰,安国每来谒而去,必端笏正立目送之。安国少欲以文章名世,既学道,乃不复措意。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节选自《宋史·胡安国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B.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C.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D.安国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虽数以罪去/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然自登第/迄谢事四十年/在官实历不及六载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御史台是我国古代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这个部门里的官员常被称为“台臣”。B.“告”在古代是指官吏休假,此处的“在告”表示传主一直想向皇帝请假。C.“经筵”是我国古代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在宋代正式制度化。D.“登”本义是上车,引申为“进入”,因此“登对”就是指大臣上朝回答皇帝的询问。【解析】“在告”就是官员处在休假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胡安国学问深厚,多蒙长上关爱。他在太学读书时,师从大儒程颐的朋友,并受到老师的器重;中进士时宋哲宗亲点第三,后来为官又多次得到宋钦宗的关照。B.胡安国尽心王事,却遭无端陷害。他在湖南时,奉旨向朝廷推荐乡里的才俊之士,本出自一片诚心,却由于权臣听信诬告,导致他被追究,莫名其妙地被免职。C.胡安国屡被征召,但却无意仕宦。朝廷多次授他官职,他则屡辞不就;他早年出来做官都是为了奉养双亲,等到父亲去世后,他觉得纵然俸禄再多,也无用处。D.胡安国道德高尚,备受他人敬重。他虽不愿为官,但仍为国分忧;有人把他和二程相提并论,即便程门高徒见到他到访,个个都是谨执官礼、规规矩矩地迎送。【解析】“迎送”理解有误,据“安国每来谒而去,必端笏正立目送之”之意,是强调送别胡安国时规规矩矩、端端正正。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安国屡辞,南仲又言安国不臣。钦宗曰:“渠自以病辞,非有向背也。”译文:胡安国屡次辞官,耿南仲又说胡安国有对皇上不忠的心思,钦宗说:“他是因为有病而辞官,并没有背离我的意思。”(2)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号令不出,卿大夫恨效忠无路,敢念子乎!”译文:胡安国神情严肃地说:“皇上也在重围之中,如今圣上号令发不出来,卿大夫遗憾的是想要效忠却没有办法,我又怎能只惦记自己的儿子呢?”【参考译文】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进入太学后,拜程颐之友为师。老师跟他讨论经史大义,十分器重他。胡安国在绍圣四年考中进士,宋哲宗亲自将胡安国选为第三名。胡安国提举湖南学事,当时皇帝下诏要求举拔未被发现的有才能的人,胡安国便将永州平民王绘、邓璋推荐给朝廷,以响应皇上的诏书。王绘、邓璋二人年老不能赴朝,胡安国请求给二人任命官职,用以鼓励治学之人。零陵主簿说此二人是流放之人邹浩所请托的。蔡京一向厌恶胡安国,所以听到零陵主簿的话后非常高兴,他命人对胡安国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最终未找到什么证据,但胡安国还是被免官了。不久,零陵主簿因为犯别的罪而伏法,御史追究其诬损胡安国之事,恢复了胡安国的原官。政和二年,由于母亲去世,胡安国离职移居江东。其父去世,胡安国服丧完毕后,对子弟们说:“我以前是为奉养双亲而进入仕途的,现在就算再多的俸禄又有什么用呢?”于是,胡安国称病不再为官。靖康元年,朝廷授胡安国为太常少卿,胡安国不就职;朝廷再授胡安国为起居郎,胡安国又不就职。朝廷多次下旨催促胡安国赴朝上任,胡安国到了京师后,因病休假。门下侍郎耿南仲说胡安国意在获取经筵之职,不应召试。钦宗没有理睬南仲之言。胡安国多次辞官不就任,耿南仲又指责他不忠。宋钦宗说:“他是因为有病而辞官,并不是有背离我的意思。”每次有臣属上朝应对,宋钦宗都问他是否认识胡安国。金人迫近都城。胡安国的一个任郎官的儿子胡寅尚在城中,门客为此感到担忧,胡安国神情严肃地说:“皇上也在重围之中,如今圣上号令发不出来,卿大夫遗憾的是想要效忠却没有办法,我又怎能只惦记自己的儿子呢?”敌人的围城形势越发紧急,宋钦宗急召胡安国,但诏书却始终没能送达。胡安国看到中原沦陷,黎民百姓横遭涂炭,就好像痛在自己身上。他虽然多次因不同的罪名被罢官,但每当皇帝有命令时,他就会把家事放到一边。可是他从考中进士到离职有四十年,而实际任职还不足六年。侯仲良言必称二程先生,对其他人无所赞许,后来见到了胡安国,感慨道:“我以为志在天下,视不义富贵真如浮云的人,只有二程先生,没想到还有胡安国也是如此。”胡安国所交往的人如谢良佐、杨时等都是程门高足。胡安国出使湖北,杨时正担任府教授,谢良佐任应城县令,胡安国每次谒见后离去时,二人一定要拿着笏板、肃立目送。胡安国少年时想以文章称名于当世,自从学道之后,便不再有这种想法。他著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四、高考热点1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列微博语录的四个共同特点。面包:渺小时,比较充实;伟大后,觉得空虚。指南针:立场坚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龙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答案】①反映生活__②充满睿智__③巧用修辞__④幽默生动16.清代画家郑板桥在描述自己的画竹经验时曾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下面是郑板桥画竹创作过程的简图,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这一创作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