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七)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A.春节前后股市暴涨暴跌,一张一弛....,不如去年那样走势平稳,他准备一有机会就把手中被套住的股票全抛出去。B.根据预测,人工智能市场未来前景无量,但技术并不代表利润,人工智能现在离真正商用、产品化落地还太遥远,家电企业应避免孤注一掷....的市场行为。C.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的劳动生活,与宫廷舞相比,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休戚相关....的生产生活。D.“日本第一人”井山裕太九段执黑中盘再胜挑战者山下敬吾九段,从而以摧枯拉朽....之势四比零完胜对手,卫冕成功,并达成棋圣四连庄霸业。E.1月份金浦钛业被知情人士爆料实际控制人兄弟阋墙....,金浦钛业也因此被市场关注,但公司对两兄弟分家一事并未直言。AC[A项,一张一弛:原指治理国家要宽严互相补充,交替使用。现多用以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不能过头。此处使用对象不当。B项,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投作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使用正确。C项,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息息相关”。D项,摧枯拉朽:摧折枯草朽木,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使用正确。E项,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后用来比喻内部相争。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文天祥固然无法预见,700年后有个叫毛泽东的,把太史公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箴言,定音为人品人格。B.有史以来,东方爱国主义圣坛上一副最具典型价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马司的炼狱里丰盈,完满的结果。C.文天祥一时心中涌上万般酸楚,不由动了真情,遂跪地不起,长哭不已,并且一迭声地泣呼:“圣驾请回!”D.一旦两种健康、健全的人格走碰头,就好比两股涌浪,在大洋上相激,又好比两颗基本粒子,在高能状态下相撞,谁又不能精确估出它所蕴藏的能量!C[A项,成分残缺,应在“人格”后加“的最高层次”。B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后面的“的结果”。D项,否定失当,应去掉最后一句中的“不”。]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到了福安之后,情况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皇帝____①____被陈宜中等人把持。____②____文天祥由行朝给了官职,____③____不允许在行朝工作,连要求开府于永嘉(温州)____④____不允许,____⑤____最后决定让其开府于南剑(福建南平县),由此可知文天祥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军马这个职衔,____⑥____是一个形同虚设的官衔名称而已。①②③④⑤⑥A/如果那么还因此只B都即使也/所以于是C其实既然/而那么依然D仍虽然但是也/不过D[我们可根据某几项句子的关系确定关联词,然后采用排除法解答。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②③两处是转折关系,故可用“虽然……但是……”;④处,由句子前的“连”,可知此处与“也”对应;⑥处,根据句意,有“仅仅”的意思,故用“不过”合适。]4.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使之与例句构成排比句。注意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象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清代的著名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披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宏、柔情万种的《红楼梦》(任选两个即可)5.文天祥英勇就义,名垂青史。假如我们给文天祥开个追悼会,请你根据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拟写一副七字对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取义成仁千秋颂留取声名万古香(示例二)忠肝义胆惊天地浩然正气写春秋(示例三)破碎河山余正气英灵风雨护荒丘(示例四)埋骨青山画忠烈碧血丹心传英名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①____,就看选取怎样的死法,是屈辱而死,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____②____。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____③____,最终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意思是说人总是要死的②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③但他坚决拒绝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花红柳绿,秋叶飘零,催万物促轮回,大自然拥有神奇的魔力。材料:奇特奇妙雄奇显生机竞自由展辽阔状雄伟积微渺汇壮阔瑰丽山河积土成山种子发芽聚水成涓浩瀚大海鲜花开放[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从示例来看,句子由几个分句组成:连续的两个短语,一个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连动句,还有一个是具有完整主谓宾的句子。从句式来看,“大自然拥有……的魔力”是一个固定句式,需要填充的是“魔力”前的定语。从语意上看,第三句的两个动宾短语的内容分别对应第一和第二句,第四句则由此生发对大自然魔力的感慨。于是,从“显生机竞自由”的内容来看,“种子发芽,鲜花开放”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奇特的魔力”。从“展辽阔状雄伟”的内容来看,“瑰丽山河,浩瀚大海”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雄奇的魔力”。从“积微渺汇壮阔”的内容来看,“积土成山,聚水成涓”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奇妙的魔力”。[答案](示例)①种子发芽,鲜花开放,显生机竞自由,大自然拥有奇特的魔力。②瑰丽山河,浩瀚大海,展辽阔状雄伟,大自然拥有雄奇的魔力。③积土成山,聚水成涓,积微渺汇壮阔,大自然拥有奇妙的魔力。[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达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坚强与勇敢。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最终,姚名达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达,不幸以身殉国。1905年出生的姚名达,以身殉国时年仅三十多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姚名达去世时,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协助导师梁启超记录整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增补胡适的《章实斋年谱》,以及自著的《刘宗周年谱》、《邵念鲁年谱》、《朱筠年谱》、《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等。从学术的发展来看,从来就是可以有天才的科学家,天才的文学家,却不可能有天才的史学家的。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而言,38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而根据王咨臣先生的整理,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做出了宏大的规划,他计划要完成《中国史学丛书》12种,《史家传谱丛书》11种,《史法学丛书》21种等著作。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步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他也还是在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史学史》才称得上不朽。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不已。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1929年3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说来真的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在伦理学上有过一个经典的问题:爱因斯坦正在写他的相对论,但是隔壁有一场火灾,邻居有个又老又丑、行将就木的老太太需要救护,爱因斯坦到底是救还是不救?每一个人对这个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但按照康德的哲学回答,爱因斯坦就是要去救,这才能显示出绝对命令,显示出人的高贵。姚名达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选择。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做纸上功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做史学的研究。”1933年,姚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1937年8月,姚名达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1942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唯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哲学问题!这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2002年,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现在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精神的传承,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名达去世时已经完成了多部著作,他还想完成更多的著作,可惜因英年早逝没能如愿。B.文章将爱因斯坦的选择与姚名达的选择进行对比,彰显了姚名达的高贵。C.姚名达长期以来的宏伟志愿《中国史学史》没有完成,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D.文中提到伦理学上的一个经典问题,可以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显得张弛有度。B[爱因斯坦的选择与姚名达的选择的比较是类比。]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是分不开的。B.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自己对史学史上的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记在了小纸片上。C.姚名达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可惜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全炸毁了,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D.1946年,清华大学校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