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汽化和液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很快变干B.北方的冬天水面结冰C.北方冬夜窗子玻璃上出现冰花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冻饮料一会儿瓶身会出现水珠2.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3.星期天,小芳在家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她觉得锅里的水放少了点,于是又往锅里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的少).将水再次烧开。如图中能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4.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A.都会沸腾B.都不会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5.央视热播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烤、蒸、炸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烤: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羊肉的内能增加,鲜香扑鼻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汽化放热,把鱼蒸熟D.炸:油炸鸡翅,肉质鲜嫩,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6.将白酒加热(温度稍高于78℃),就可以大致分离出水和酒精,这是利用了()A.它们的熔点不同B.它们的沸点不同C.它们的凝固点不同D.它们的密度不同7.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下列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能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A.B.C.D.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9.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0.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1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草叶上形成“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打火机内的气体是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B.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内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之液化的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与100℃的水烫伤是一样严重的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要严重,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要放热13.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能自动“生”水1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1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仍需吸收热量二.填空题(共8小题)16.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它会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17.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题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18.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甲杯水的质量为m甲,乙杯水的质量为m乙,分析图象可知,m甲m乙,此时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9.被誉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省会﹣﹣合肥,正在环绕巢湖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炎热的夏季,巢湖湖面的水不断要吸收热量,从而可以降低气温,营造宜居舒适的生存环境(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0.把洗完的衣服展开晾在阳光下,并且挂在处,这是为了加快水份的。21.如图所示,“武江烟雨”是难得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2.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用一种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氯乙烷采用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会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大量的热。23.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图甲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继续加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4.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1)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时间/min01234567温度/℃80848896989898(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沸腾。(4)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5)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25.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选填“变大”成“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选填“吸热”成“放热”)造成的。四.解答题(共1小题)26.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金属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是冷水管还是热水管?说出你判断的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解:A、夏天洒在室外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A符合题意;B、冬天水面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窗子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瓶外壁会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发生的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解:液态的氟利昂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气态,此过程为汽化过程,汽化吸热。故选:A。3.解:由题意可知,原来水吸热升温,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她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结合图象可知A正确;在BCD图象中,第二次水的沸点与原来水的沸点不同,故BCD错误。故选:A。4.解: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甲试管中装的是水,烧杯中的水即使沸腾,温度最高也是100℃,这样的话,即使试管中的水能够达到100℃,但达到100℃后就不能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不会沸腾;乙试管中装的是酒精,因为酒精的沸点是78℃,低于水的沸点,会从水中不断吸热,会沸腾。故选:D。5.解: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与其比热容无关,故A错误;B、烤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食物的内能增加,故B错误;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食物蒸熟,故C错误;D、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所以油炸鸡翅在短时间内炸熟,缩短加热时间,使油炸鸡翅肉质鲜嫩,故D正确。故选:D。6.解:可以利用酒精和水沸点不同的特点进行分馏:对混合物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略高于78℃,由于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酒精不断变成气态由混合液中逸出,把这种酒精蒸气收集起来再冷凝,就可使水和酒精分开。故选:B。7.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A图象与事实相符合。故选:A。8.解:A、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故选:B。9.解: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把手伸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故选:D。10.解: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因水蒸发有致冷作用,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夏天洒水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道理,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解: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壶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C、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选:B。12.解:AB、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液化石油气都是在常温下使用,即采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故A错误,B正确;C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要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变成水要放热,而不是水变成水蒸气要放热,故C、D错误。故选:B。13.解:把这种圆锥形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白玉杯子)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白玉杯内壁上,积少成多,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由此可见: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B错;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