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课后强化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D.旅游活动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自身解析:A、B、C项的叙述都有其片面性;旅游活动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对当地人和旅游者均会造成危害。答案:D2.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解析: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造成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答案:B3.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曾经对古迹泰姬陵进行过一次整修,是因为()A.泰姬陵年久失修需重新装饰B.泰姬陵的许多地方都被游客乱刻乱画,形象不佳C.泰姬陵的上风向有化工厂排放有害废气,使它受到酸雨危害,面目全非D.泰姬陵的开放,对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冲击解析:泰姬陵是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大理石受到酸雨的影响而面目全非。答案:C4.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析:高强度的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了保护旅游资源,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答案:D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特色。结合下图,完成5~6题。5.近年来,来天柱山游览的游客较以前增加了许多,其主要的原因是()A.资源价值有了很大的提升B.市场距离缩短C.交通运输条件改善D.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解析:天柱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以前来此游览的游客数量很少;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以后,来天柱山游览的游客人数显著增多。答案:C6.从2010年的旅游统计资料上看,来天柱山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安徽省内及周边省份,这说明了()A.交通距离对客源市场影响较大B.经济发展状况对客源市场影响较大C.交通通达度对客源市场影响较大D.资源价值对客源市场影响较大解析:到天柱山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本省及周边省份,说明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交通距离较大,即使旅游资源的价值再高,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力也较小。答案:A7.读图,说明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有()①距主要客源地较近,交通便利②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③旅游类型多样④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好,但集群状况不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解析:该地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且分布集中,也就是集群状况好。答案:B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不断升温。结合下图,回答8~9题。8.布达拉宫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因为其()①建筑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②因地制宜,依山而建③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④具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布达拉宫的建筑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所以称为“明珠”,从图中可看出布达拉宫是依山而建,没有建在山谷中或山间盆地中,没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答案:A9.每年旅游旺季,西藏布达拉宫每日仅开放6.5小时,接待850位游客,其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不便B.自然条件限制C.环境容量限制D.游客数量不足解析:西藏布达拉宫环境容量较小,采用限时、限量接待游客的方法,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答案:C10.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旅游建设活动是()A.在杭州西湖湖畔建设高质量的星级宾馆B.在建设现代化的首都时,保护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C.大规模开发陕北窑洞民间旅游资源D.在寺庙中安装现代化激光照明设施解析:建设北京时应保护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等旅游资源;西湖湖畔建星级宾馆易造成背景环境的破坏,且与西湖的建筑风格不一致;陕北地区环境容量小,大规模开发窑洞易造成该民间旅游资源的破坏;寺庙中安装激光照明设施与寺庙中安静、祥和、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总体氛围不搭配。答案:B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竟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状况都较好。(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3)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答案:(1)集群地域组合(2)宁武地处黄土高原深处,交通不便;该地区经济欠发达,且离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四周有著名的几大风景区,且非凡性较为突出;当地对该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游客较为稀少。(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访游客增多,可能会造成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破坏旅游地的背景环境;过多游客及其不正当的行为可能会使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措施: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注意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等。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材料二:海南岛图(下左图)和海南客源情况变化图(下右图)。(1)读海南客源情况变化图(上右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2)海南岛的境外游客中以俄罗斯游客为主,简要分析其原因。(3)“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引发了海南的旅游热潮,2010年春节海南旅游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对海南岛地区带来哪些问题?(4)简要分析国务院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地理意义。(5)评价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答案:(1)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2)俄罗斯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与俄罗斯景观反差大;旅游价格相对低。(3)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酒店、房价上涨等。(4)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5)地理位置:地处我国南部的热带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游览价值高。客源市场:临近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条件:海运和航空运输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