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课后检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一、选择题历来被认为资源丰富的我国,水资源问题不容乐观,人口约占世界的1/5,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占有量为2100m3。全国每年有2亿公顷农田受旱灾威胁,农村8000万人和6000万只家禽饮水困难,农业缺水量达3000亿m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是()A.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严重的地区B.南方地区因水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严重C.全国各地因季风的不稳定性,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D.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夏秋季节2.下列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兴修水利工程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②大幅度提高水价,促进公众节约用水③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节水新技术④鼓励对中水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1题,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较大,但因水污染严重,导致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严重的地区,该地区因春季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且正值农业春播时期,水资源供应最紧张;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第2题,修建水利工程,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鼓励污染水净化,提高中水的利用等均是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利用经济杠杆手段,适度提高水价或采用阶梯水价,可以促进公众节约用水,但不宜大幅度提高水价,这会引发民生问题。答案:1.B2.C读我国某局部区域图,完成3~4题。3.造成该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A.土壤的次生盐碱化B.土地沙漠化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D.建设用地过多4.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相比,该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土壤肥沃B.人均耕地面积大C.地形平坦D.热量条件好解析:通过图中的海陆轮廓可知,此图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因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和城市发展以及交通建设用地过多,造成该地区耕地大量减少。与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相比,该地区优势区位条件是热量条件好。答案:3.D4.D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产资源发生短缺甚至耗竭。据此回答5~6题。5.下列有关矿产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B.发展中国家因人口多,对矿产资源的消费量大C.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D.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6.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A.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B.主要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C.开采中采富弃贫,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D.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一般来说,东多西少解析:第5题,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这是其特性之一;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3/4的矿产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全世界矿产资源的消费量明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发展中国家虽然消费的矿产资源较少,但是也存在着矿产资源短缺问题。第6题,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矿产资源中贫矿多,富矿少,加之采矿时采富弃贫,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在分布上,我国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或西部地区,而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答案:5.B6.B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有()①过度抽取地下水②草场普遍超载③人口的不断膨胀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8.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有()①增加耕地面积②切实保护耕地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毁林开荒⑤大力开垦草原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⑥解析:第7题,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从人口和耕地形势来考虑,选B项。第8题,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大量增加耕地面积不现实;毁林开荒和大力开垦草原将导致生态破坏,同时也不利于林、牧业的发展,所以选D项。答案:7.B8.D读漫画,回答9~10题。9.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水体污染B.自然资源衰竭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10.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A.开矿毁坏岩层B.过度抽取地下水C.滥砍乱伐森林D.任意排放废弃物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说明自然资源衰竭。答案:9.B10.B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小兴安岭林区和长白山林区通称东北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材料二整个东北现有林木已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减少。由于毁林速度大于造林速度,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小,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东北林业资源的减少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2)东北林区在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要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你认为具体应做哪些工作?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当森林资源受到破坏后,会出现环境问题,结合东北林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判断会出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2)注意题干信息“保护”“恢复”“发展”等关键词,从防止新问题产生、对已有问题进行解决、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经济等角度采取具体的措施。答案:(1)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2)针对采育失调的现状,宜合理采伐,严格控制采伐量;对过伐林区坚持只育不采,使其休养生息;积极营造人工林(植树造林);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12.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过度开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cm变为现在的20cm。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演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1950-2000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水土流失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2)简述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该区域1950-2000年间,水土流失的面积增加,程度增强。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降低,河湖淤积加重,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下降,农作物减产。(2)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是加强监测,进行生态退耕,营造防护林;增施有机肥,调整种植结构,实施黑土地用养结合的农作物轮作制度。答案:(1)特点:面积增加,程度增强。危害:土壤肥力降低;河湖淤积加重,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粮食单产下降。(2)加强监测;生态退耕;营造防护林;增施有机肥;调整种植结构,实施黑土地用养结合的农作物轮作制度。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北平原多年来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是严重的高氟水地区。而高氟水会造成氟斑牙等各种疾病,其形成受到岩石、气候、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材料二下图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氟含量与岩石氟含量的相关关系图。(1)说出华北地区地下水氟含量高的原因。(2)说出两种减轻高氟水危害的措施。解析:(1)污染物的含量高低,取决于溶剂和溶质的比例关系。华北地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开采深度大;根据材料二图,地下岩石氟含量高,深层地下水更新慢,与含氟岩石接触时间长,所以地下水氟含量高。(2)减轻高氟水危害的措施,应从人类容易改变的因素着手,增加溶剂即淡水的量,从而减轻氟的比例;也可以人工降氟。答案:(1)水资源不足,开采深度大;深层地下水更新慢,与含氟岩石接触时间长;地下岩石氟含量高。(2)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跨区域调水;人工降氟。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