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掌握应对措施。知识导引一、全球气候变化1.概念: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的变化来度量的。2.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1)经历了三次大冰期气候: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大间冰期。(2)特点: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3.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5000年来,气候有两次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4.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北半球中高纬和热带地区的降水量增加,亚热带地区则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的:一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二是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分(二氧化碳等)浓度;三是人为地释放热量。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在许多地区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2.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3.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4.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5.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探究点一全球气候变化[核心归纳]1.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2.列表比较三个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时期含义气候(气温)变化特点地质时期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时期冷(寒冷期)暖(温暖期)交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的时期气温波动变化(温暖期和寒冷期)近现代最近一两百年的时期气温波动上升特别提醒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海水温度变化、荒漠化、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也影响到气温的变化。(2)人为原因:表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等。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状元随笔全球气候变化不代表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中,呈周期性变化。而全球变暖仅指全球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应用体验]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1~2题。1.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C.冷暖干湿交替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2.图中①~②时段()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B.冰川面积减小C.雪线高度不变D.海平面在上升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和气温都呈波动变化,故冷暖干湿交替。第2题,①~②时段降水减少,气温下降,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冰川面积增大,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答案:1.C2.A如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1951~2002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4.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发现并不是各地都在增温;增温幅度也不是自东向西递增,而是大致自南向北递增;根据气温增温的速率可以计算出1951~2002年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第4题,据图可知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答案:3.D4.A探究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核心归纳]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影响表现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温度和降水的增减,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并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加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导致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气候变化会使动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将导致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对生产领域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还对滨海地区的聚落、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2.缓解气候变暖的对策对策具体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有植被;采用固碳技术适应气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防护堤坝候变化政府采取政策手段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状元随笔全球变暖导致淡水资源缺乏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有人认为冰川融化会使淡水资源更加充裕。而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应用体验]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与会各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经济绿色水平,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据此完成1~2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B.低纬度地区农作物可能减产C.洪涝、干旱灾害频次和强度可能增加D.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2.下列对策中,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新能源②保护植被,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加强国际合作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增加属于气候变暖的正面影响。第2题,本题考查防止气候变暖的对策。解答本题时注意“减排”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能减少CO2的排放,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属于对所排放温室气体的吸收措施。答案:1.D2.C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如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有关全球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会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4.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B.西亚C.北非D.中亚解析:第3题,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热状况要好于当前,因此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靠雨水生长粮食的地区中增幅最大的是西亚及北亚等地区。答案:3.B4.B气温的变化过程证实了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科学家对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进行了推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大量使用煤、石油B.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C.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D.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场沙化2.导致上述现象的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B.海平面下降C.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D.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主要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引起的。第2题,由于温度升高,北温带耕作区会向高纬延伸。答案:1.C2.D3.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海南岛的面积将扩大B.1月份0℃等温线将移至秦岭一淮河以南C.天山的雪线将下移D.我国暖温带将北移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将使海平面上升,海南岛面积将缩小;气温升高,天山雪线上移;1月份0℃等温线将北移,我国暖温带也将向北移动。答案:D4.下列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多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能源利用率C.加强国际合作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解析:并非所有工业生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发展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生产是必需的,故选D项。答案:D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极端天气的频发,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50年增温较为明显;近50年来,西部地区降水增加,东部地区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如图为我国1970~2001年气温变化图。(1)读图可知,我国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请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将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3)气候变暖可能会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哪些影响?(至少列举3点)(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取信息,从年平均气温与冬季平均气温两方面阐述即可。第(2)题,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由材料可知,近50年来西部地区降水增加,热量更加充足,所以粮食会增产。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土地盐碱化加剧,风暴潮加剧。另外,它还会影响到沿海港口的航运等。第(4)题,从节能、减排、降耗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足,有利于粮食产量增加。(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剧;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加剧;港口、航道的功能受影响等。(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的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教材活动点拨]1.教材P96活动·探究提示:活动1.图中气温明显低于现代的时期为大冰期。在图中共有3次,即元古代的震旦纪、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和新生代的第四纪。它们分别在距今大约6亿年前、2.5亿年前和二三百万年前。活动2.恐龙繁盛的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当时的气候特点是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少。活动3.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2.教材P100活动·探究提示:活动1.海平面海平面状态淹没范围潮位现今潮位上升后高程上升0.3米特大高潮位2.2米2.5米大港区、塘沽区、津南区及汉沽区的一部分地区一般风暴潮位2.9米3.2米大港区、塘沽区、汉沽区、津南区及天津市区、宁河县、静海县的部分地区上升1米特大高潮位2.2米一般风暴潮位2.9米3.9米天津市区及其辖区(县)的大部分地区活动2.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被淹,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到影响。课时作业18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读挪威雪线海拔和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完成1~2题。1.15世纪到21世纪期间,中国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是()A.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