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点一人口的迁移考向1人口迁移概念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答案C解析人口迁移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定居地发生变更。故选C。2.下列人口的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C.大学生被分配到外地工作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答案C解析人口迁移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县级以上);二是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三是定居地的变更。A、B、D三种情况都没有改变定居地,故选C。考向2人口迁移的分类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若此图表示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非洲迁往西亚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北美迁往欧洲D.从欧洲迁往非洲答案A解析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表现为从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二战后,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改变,石油广泛应用。西亚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吸引大量非洲人口迁入,A正确;亚洲和拉美均属于欠发达地区、北美和欧洲均为发达地区,其相互间迁移人口规模较小,B、C错误;欧洲为发达地区,非洲为欠发达地区,从欧洲迁往非洲人口少,D错误。4.近现代人口迁移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A.北美洲、大洋洲B.北美洲、非洲C.亚洲、大洋洲D.欧洲、非洲答案A解析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流是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由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故北美、大洋洲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A正确;近现代非洲、亚洲始终都是人口迁出地区,B、C、D错误。考点二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影响考向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差额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读下图,回答1~2题。1.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是()A.A地和B地B.A地和C地C.B地和C地D.B地和D地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两地的人口迁移差额都为正值,因而可能为发达国家。2.导致D地人口迁移差额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A.经济落后B.政策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变迁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D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可能为发展中国家,导致其人口迁移差额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为经济落后,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迁出。考向2人口迁移的影响读我国某城市某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3~4题。年龄(岁)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104人)5.1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104人)3.8437.1011.634.011.78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答案C解析据表格数据,可以计算出迁入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读表可以计算出15~59岁迁入人口占总迁入人口的比重约为90%,即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资料没有呈现,无法比较。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是()A.缓解了当地就业的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答案D解析该市迁入人口数量大,会缓解当地的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由于青壮年人口比重增大,会增加当地就业的压力,会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该市迁入人口中有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探究点一人口的迁移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除亚洲外)人口迁移模式图(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读图,探究下列问题。(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或地区的名称。(3)简述D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答案(1)(2)A——拉丁美洲B——大洋洲C——非洲D——欧洲(3)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探究点二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影响阅读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指出,到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下图示意现阶段人口流动基本情况。(1)说出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2)简述促使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主要影响。答案(1)流动人口总量多;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上升;随迁子女比例增加。(2)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户籍政策的改革。(3)有利影响:加强与外界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增加流出地居民经济收入。不利影响:造成人才外流;城乡经济差距拉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凸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人口的迁移1、4、5、7、8、9、12(1)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影响2、3、6、10、11、12(2)(3)(4)、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据此回答1~3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B.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大城市C.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D.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很多,A项错误;人口来源地既有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也有湛江、茂名等小城市,B项错误;深圳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人群以青壮年为主,C项错误;人口迁移发生在国内城市之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项正确。2.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美B.城市人口众多C.经济发展迅速D.文化底蕴深厚答案C解析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较多,收入水平高,因此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故C项正确。3.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在广东省,与此现象关系密切的因素有()①城市间距离②发展水平差距③就业机会④语言沟通⑤风俗习惯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深圳的常住人口来源城市的前五位都位于广东省。广东省内的城市距离深圳较近,迁移距离较短,①正确;都位于广东省,文化相似,语言相通,④⑤正确。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4~5题。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入地排序表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答案B解析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省不相邻;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另外,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5.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推断,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历史上以“闯关东”为代表的山东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较多,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经济发展较快,黑龙江、吉林人口迁入山东较多。故M省最有可能为山东省。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2018年春节期间总人口逐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引起春节期间该城市人口发生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洪涝灾害B.疾病传播C.旅行度假D.民工返乡答案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城市春节期间总人口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民工返乡回家过年,D项正确。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有()①张阳高中毕业后从异地来到该城市一所重点大学就读②高中生王栋利用暑假时间前往该城市探望亲人③李明跟随公司考察团从南方某市到该城市参加为期六个月的观摩学习④小赵将父母从四川老家接到该城市养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人口迁移的条件是,跨越行政区界线、改变居住地,且达到一定时间(长期或永久性,通常以年为单位)。高中生王栋利用暑假时间前往该城市探望亲人和李明跟随公司考察团从南方某市到该城市参加为期六个月的观摩学习,时间短,不满足人口迁移的条件,②③符合题意;张阳高中毕业后从异地来到该城市一所重点大学就读,小赵将父母从四川老家接到该城市养老,符合人口迁移条件,①④不符合题意。下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其中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若我国某省的人口变化与该地的人口变化相同,据此完成8~9题。8.对该省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的人口变化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净迁入的人口比重增加B.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C.人口自然增长率均较高D.总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答案B解析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结合图中数值可知,净迁入率在降低,因此净迁入的人口比重减少,A项错误;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下降,而且净迁入率也在降低,所以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项正确;从图中可知,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项错误;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且人口迁入率大于人口迁出率,因此该地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D项错误。9.该省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青藏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答案D解析该省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且迁入率较高,说明该省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因此最可能位于东部地区,D项正确。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一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根据材料和图,回答10~11题。10.x1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因素答案D解析x1处于低幼年龄段,此年龄段人口迁移主要是随父母一起举家搬迁,属于社会因素,故D项正确。11.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B.美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C.我国x2年龄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南部地区迁往北部地区D.我国x1年龄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答案B解析x3人口为高龄人口,我国高龄人口迁移率很低,美国退休人口有较多的迁移,故A项错误。美国退休人口有向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的趋势,故B项正确。x2为青壮年龄段,我国目前青壮年主要向东部沿海迁移,故C项错误。目前我国幼儿随父母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故D项错误。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西口”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_______人口迁移。(4分)(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8分)(3)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8分)(4)“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8分)答案(1)国内国际(2)①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不安定;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