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一:《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片断及反思《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片断及反思片断一:师:我想继续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愿意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我的特异功能”。我需要2名小助手和我配合一下。(指名上前)你的任务很重要。师(对另一生):你的任务也很艰巨,就是帮她(停顿)拿着话筒(学生笑),这样大家才能听清她的回答,另外帮忙看着大屏幕,不要让她的手或头挡着画面。其他同学注意看、注意听。师(背朝学生及屏幕):小助手,请在表格第一行任写一个乘法算式,如果因数比较大,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小助手,请告诉我,积是多少?(生报)师:小助手,第二行的第一个因数不变,和上面一样,第二个因数任意去乘一个数,告诉我,第二个因数乘了几?(生报)师:同学们,虽然我不知道原来的2个因数是多少,但我知道现在的积是多少,是××,不相信,你们算算看。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师:相信老师有特异功能吗?(不相信)那你们猜猜老师是怎么算出现在的积的?生:我也能算出来,用上一行的积去乘6。师:是吗?大家算算看。(生计算,表示同意)师: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怎么想到用上一行的积乘这个数的?(指第二个因数乘的数)生:因为这个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6,所以积也同时乘以6。师:那如果乘7呢?生:积也乘7。师:如果乘99呢?生:积也乘99。师(对一生):这是一张表格,你的任务就是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填表、回答问题,师:这个同学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师板书)。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我可有点半信半疑。这个说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是一个猜想,究竟对不对(板书?),我们需要进一步来验证。思考一下,如何验证?生:可以把这个猜想用到实际中。师:对,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可以举些例子。(生举例,然后一组用因数×因数算出积是多少,另一组用猜想的方法算出积,师:同学们,咱们任意举了几个例子,请大家仔细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生: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猜想是正确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同样乘几。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师:看来在29×46=1334这个乘法算式中这个猜想是成立的,那么在其他乘法算式中,这个猜想是否还成立呢?生:是成立的。师:口说无凭,咱们还是得用事实说话。(生自主举例,指名展示,小组交流)师:有没有哪位同学举的例子不符合猜想的,请举手(无人举手)看来,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这个猜想都是成立的。其实老师在开始的游戏中也是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说有特异功能,只不过想考考大家。没想到你们还真不简单,不迷信老师,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大脑,真棒!我提议大家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师: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其实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什么?(生齐答)[反思]:苏教版国标本在处理“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题时,让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既要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的规律,还要对“猜想—验证”的探索方法有所尝试、有所应用。虽然教材在此前为本节课内容作了大量的铺垫、准备,但学生的感知还比较表象、冗杂。因此,我设计了“特异功能”这个游戏环节,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通过猜“老师是怎么算的”,在具体情境中唤起学生旧有的感知,从而作出猜想。验证环节竭力体现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由29×46=1334这个个例推广到其他乘法算式,二者验证的结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合才是完整的、严谨的,思维才是有序的。另外,整个验证过程也体现了“由扶到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恰到好处的发挥。片断二:师:请任意写一个乘法算式,举例并用计算器计算,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符合刚才的猜想吗?(学生自主举例验证,指名展示)??师:这位同学举的例子不仅验证了咱们刚才的猜想,而且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等咱们把只有一个因数变化的情况研究好了,再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拓展题)师:观察这个表格中各列因数和积的变化,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生:第1列和第2列相比,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也扩大2倍。生:第3列和第4列相比,第一个因数乘10,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乘10。生:第2列和第5列相比,第一个因数乘10,第二个因数也乘10,积就乘了100。师:前2位同学说的都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了变化”,再次验证我们今天发现的规律,而这位同学说的和刚才哪位同学提到的例子是一样的情况?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再次展示那位同学的例子)师:你们觉得这种情况是只在这2个算式中存在的特殊情况,还是在其它算式也存在?生:在其他算式也存在。师:我们现在也可以把这个想法看作是一个新的猜想,如果想继续研究,接下来该怎么办?生:举例验证。师: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说不定大家还会发现新的规律,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功。[反思]:学生自主举例验证后,我在展示学生例子时无意选择的一个小姑娘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说实话,她没有按我的要求举例,但她的想法却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真实想法。她的思维是超前的,但同时她也给我制造了“小麻烦”——问题的研究还没到那个深度呢,是置之不理?还是被牵着鼻子走?幸好,我采取了“冷处理”方式——“等咱们把只有一个因数变化的情况研究好了,再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结尾拓展处,学生发现的例子与这个小姑娘举的例子遥相呼应,生成新的猜想是那么自然,继续研究的需要是那么迫切,老师的期待是那么殷切,探索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试想,如果当时我没有叫那个小姑娘,课堂表面也许如我所预想的那么风平浪静,但能说每个学生的心中、脑中没有暗潮涌动吗?我们的课堂需要生成,生成需要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更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多的尊重、自由,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生成需要我们——教师抓住学生思维中瞬间闪灭的火花,让它引燃更大、更亮的礼花!篇二: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后反思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在高效课堂中,孩子们能发挥自己潜能、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何让高效课堂焕发光彩能?一、合理分组,恰当分工合理分组是高效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有时也会进行小组学习,但主要是前后四个同学分为一组,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孩子们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在我校高效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把小组建设摆在了第一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个,我们综合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表达水平,思维习惯等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由民主选举出一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协同老师统一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小组的划分有利于小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都得到优势互补,有利于每个学习小组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二、教学流程1、激趣定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计算。(板书:计算器)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高兴吗?为什么?(生:因为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确实,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1)运用计算器计算。(2)能从结果中探索规律。(3)能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针对老师的教,在订立学习目标的时候,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学,把孩子们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所用的语言都是很简单明了的,孩子们一看就能懂得这节课自己学习的方向。2、自学互动1)根据研究方案进行小组活动师: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组算式: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1÷11,计算器上显示的结果是多少?学生纷纷回答。为什么同一个算式,算出的结果会不同呢?由于1÷11的结果是一个循环小数,计算器又不会打循环点,所以计算器都对结果进行了处理,导致同学们的答案不统一。那么我们在记录1÷11的准确结果时,要还原为循环小数,写出0.0909??,也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记录:0.09。2)布置探究活动: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探究活动(一)的第1,2小题,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你们找到了什么规律?再推选1名同学上台汇报。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3)学生上台汇报。刚才很多同学说了不同的规律,你认为那条规律能够直接写出商的?生:循环节都是两位,被除数是几,循环节就是9的几倍。第一次检验:我们比比谁算的快!电脑打乱顺序出题,学生快速说出结果,哪条规律最能帮助我们直接写商?第二次检验: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条规律完成合作探究(一)的第3题。小结:每一组算式中都藏着很多规律,我们要找到最能帮助我们直接写商的规律。4)反思提升,明确研究方法:会了吗?那我们是经过哪几个步骤最终实现直接写商的目标的?(1)计算结果;(2)观察探索最有效的规律。(3)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3、检测训练接下来请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合作探究(二),并按照这三步进行汇报:1、我们计算了哪几道题?我们讨论寻找的最有效的规律是什么?我们根据规律直接写出的得数是多少?1)学生小组活动2)简单汇报答案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长期以来,“灌输—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讲解知识,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围绕教师转,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高校课堂中,老师注转换思想,相信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孩子们将自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惑进行合作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能讲、敢问、善思、善辩的能力,而教师对整个过程中进行调控参与,起到帮助促进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4、运用设计1)出示题目:999999999×999999999=师:这个算式你会如何设计一组算式来帮助自己直接写出得数呢?2)教师讲解:我们不需要把1~9个全部写出来,可以写出几个算式后观察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孩子们在这个环节通过合作交流,有的小组探索了3,4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迁移。5、全课小结以后我们在解答这些较难的题目时,都可以先设计几个简单的题目,探索规律后,再来解决难题。爱因斯坦说过“把学校教给你的都忘记,剩下的就是教育”。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我们学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到底要交给孩子们什么?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我们都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探索规律后,再来解决难题。这样能孩子们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丰富孩子的解题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在高效课堂中,我们的孩子可以一改常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尽情地吸收同伴的优点,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口才,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愉快和兴奋!篇三:2021探索规律教学反思总复习《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点军小学李爱芳《探索规律》这节课是总复习第三部分“代数初步”里的内容,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以及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好素材。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而且该内容属于复习内容,我不能把课上成“炒现饭”式的,那样就毫无意义了。怎样才能的避免这一情况,而又能突出复习课的特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呢?经过深入思考,我在尊重教材的同时,有补充了一定的内容,按照以下环节展开教学:1、通过回顾交流孩子们记忆中已经探索过的规律,唤起孩子们对探索规律一般方法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2、探索规律这一环节分三个内容。一是借助久久乘法表探索精品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使用数中的规律。“九九乘法表”这一情境远比“一排单列的数”的情境要开放得多,通过九九乘法表,孩子们可以横看、竖看、斜着看、跳着看??可以发现很多的数之间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能力,开拓学生思维。二是探索图形中的规律。在探索图形重的规律,我借助的是课后习题第4题的情境,解决第9个和第n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圆球。其实学生找到该图形中的规律并不难,我主要是想通过此规律,让孩子们发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