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11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1.如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2.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3.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可以得出相关结论。结合图完成1~2题。1.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岩石圈物质循环B.水循环C.大气的垂直分层D.热力环流2.自然界中形成该类地理现象的外因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水汽输送D.水的三态变化1.B2.A[第1题,该实验盆中水汽蒸发,在顶部凝结成水滴,向中心小石头处汇集,滴落到小瓶中。主要模拟的是水循环,B对。第2题,自然界中形成该类地理现象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地表水体受热蒸发,水汽进行输送、凝结,形成降水,A对。]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a→f→h→gB.e→f→h→dC.c→a→b→dD.d→a→b→c4.水循环中的()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3.D4.C[第3题,海陆间循环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间的循环过程,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完成,故选D。第4题,a环节为水汽输送,只要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即可,不仅是季风,西风、信风、台风都可以;b环节为降水,地中海气候集中在冬季;c环节为径流输送,地表径流部分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为海水蒸发。]读图,回答5~6题。5.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6.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5.C6.D[第5题,图中等温线越向北数值越大,故图示区域应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第6题,根据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可知,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西岸为暖流,故D项正确。]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7~8题。7.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A.①——东北信风B.②——盛行西风C.③——西南季风D.④——极地东风8.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D.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7.C8.C[第7题,①是北大西洋暖流,与西风带有关,故A错误;②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是补偿流,故B错误;③是北印度洋流,受西南季风影响,故C正确;④是日本暖流,是补偿流,故D错误。第8题,Q地因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A错误;P地因受千岛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错误;M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C正确;K海域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大渔场,D错误。]9.读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四条线段上添画箭头,表示大洋环流的流向。(2)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的洋流模式图,图中洋流的名称为:A________;B________。(3)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图中①②③④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其名称是____________。(4)洋流C从性质看属于________流,其成因主要是受________影响。(5)下列四幅海水等温线示意图能表示①海区的是()[解析]从示意图可知本图展示的是北半球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两个大洋环流,可以判断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接着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太平洋”来判断洋流的名称和渔场的名称,分析洋流的成因;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有寒暖流交汇,且为北半球海域。因此,海水等温线的水温值总体由南向北递减,且暖流处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寒流处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答案](1)图略(顺时针方向流动)。(2)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3)①北海道渔场(4)暖东北信风(5)A[等级过关练]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0~12题。10.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11.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10.B11.C12.D[第10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类似于水库的调节作用;雨季植被可以将吸纳的降水转化为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使得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小。植被遭破坏后,涵养水源功能变差,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降低。降水变率大小和植被状况关系不大。河道淤积不会造成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第11题,降水量增加与否与植被变化关系不大,主要和大范围的大气运动有关;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加强,降水下渗比例增加,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增多和地下水增多,蒸发(腾)量增加。第12题,由于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在植被恢复后,坡面下渗量增加,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地下水后,通过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河流。从图中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的岩层倾斜情况来看,更多的坡面降水通过地下水补给到乙河流,所以乙河流流量增加;由于植被恢复,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增加,而地下水并不是都补给给地表河流,所以甲、乙两河流的流量总体减少。]13.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但近年来湖泊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九寨沟降水柱状和气温曲线统计图。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1)①②④⑥⑦⑧⑨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2)九寨沟湖泊1~4月份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份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结合材料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3)6~10月份为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结合材料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过程形成的。[答案](1)①—植物蒸腾、②—大气降水、④—地表水蒸发、⑥—海水蒸发、⑦—水汽输送、⑧—地表径流、⑨—下渗、⑩—地下径流(2)1~4月份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小于湖泊的蒸发(③或④)和下渗(⑨)。4月份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年内最小值。5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流入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高。(3)6~10月份为夏季,海洋蒸发(⑥)旺盛,大量水汽通过夏季风输送(⑦)到九寨沟地区,形成大量降水(②),通过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大量补给湖泊。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