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七)[对点训练]城市是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包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又包括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原先的地表变得高低不平B.城市经济活动强烈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从而导致城市气候类型的变化C.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导致城市地区水系紊乱D.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污染[解析]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原来的自然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城市建设虽然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气候类型;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业“三废”。[答案]C2.下列关于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将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会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答案]D下表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下图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表,回答3~4题。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相关水文气候数据XY降水量/mm675.0644.5径流总量/mm405267地表径流/mm33796地下径流/mm68171蒸发量/mm270377.53.图中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表中X、Y的含义分别是()A.①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B.②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C.③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D.④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解析]受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影响,城市中心区的降水量比郊区大,故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由于城市绿地少、建筑用地多而地表径流汇集快,图中①的径流汇集最快,故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是曲线①。[答案]A4.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的是()A.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B.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D.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解析]城市建设使硬化地面扩大,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不易得到补给,水位不会上升,地表径流总量也不会减少;城市雨岛效应会增大市中心的降水;但硬化地面没有涵蓄水分的功能,故蒸发量和下渗量会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既利于地表水下渗,也利于增大地表蒸发。[答案]C二、城市环境问题及我国城市发展趋势2015年8月,国家防办公布信息显示,2015年已有154个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内涝受淹,受灾人口25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1亿元。人们戏称“看海模式”。据此回答5~6题。5.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问题暴露无遗,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堵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系统能力弱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解析]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交通、住房、就业、治安等方面,③⑤主要为城市化的标志。[答案]B6.下列不属于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措施是()A.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B.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C.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以降低人口密度[解析]针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从减少污染、改善交通、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等方面入手。不能盲目扩大城市用地规模。[答案]D读下面漫画,完成7~8题。7.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8.解决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的职能[解析]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而城市大气污染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应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答案]7.B8.D9.下图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_______效应,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只考虑这一效应,说出该城市的近地面风向。为什么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3)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扩大绿地面积B.破墙透绿C.完善排水系统D.多建高楼[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市中心温度高于郊区,这一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热的排放。第(2)题,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城市近地面的风向。第(3)题,城市绿地能调节气候,所以可以通过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答案](1)热岛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人为热,直接温暖了大气(2)由郊区吹向市中心。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多上升气流;城市中凝结核多。(3)A[综合训练]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瑞士馆约4000平方米的草地式屋顶的局部和整体图片,它们展示的是瑞士乡村风光。据此回答10~11题。10.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解析]“绿色屋顶”“绿色阳台”主要内容是提倡在建筑物顶部和阳台种植花草发展绿化,其主要作用首先能美化城市环境;其次绿色植物能大量吸收CO2放出O2,一方面净化空气,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城市的温室效应,使城市气温降低;另外“屋顶阳台”的绿化,可以起遮阳的作用,也可降低城市的气温。[答案]B11.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树林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解析]绿化中使用的杀虫剂会污染地下水,主要是其残留在植物表面的有害成分随着地表水的下渗而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因此需要经常进行灌溉的绿化方式中,其使用杀虫剂而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在四个答案中需经常灌溉的是C和D,而C答案的“绿色屋顶”“绿色阳台”的灌溉水又不能直接下渗到地下。[答案]D12.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的趋势。(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3)该城市在“城中村”(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征用城郊农村土地,逐步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故称为“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收入微薄,只能聚居在条件较差的“城中村”)改造中,有观点认为应拆除重建,而有观点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维修整治。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解析]此题考查了城市化的表现,关键是读取图中信息,尤其是两图的对比变化,2000年城市规模扩大,而且出现了卫星城和新区,说明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改造既要利用现有条件,减少资源浪费,又要提高城市质量。[答案](1)扩大增多(增长)(2)卫星新(3)观点一:应拆除重建。理由:可以通过“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中村”居民生活质量。观点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维修整治。理由: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维修整治,既可以节省开支,也可以降低外来人员住房费用。(无论支持哪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材料二如图。(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2)导致材料二中所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解析](1)根据图中漫画提示“入托难”“房价高”“堵车”“就医难”“幸福感”,可分析得出答案。(2)“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因素有关。(3)抓住材料一中“生态城市”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答案](1)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2)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