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从时空观念角度,综合理解宋明理学发展的历程。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识记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3.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宋明儒学对后世的影响。知识点一理学的产生1.背景(1)唐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重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唐宋以来儒家学者不断思索的重要问题。(2)面对困境,朝廷要求封建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改造创新,以维护封建统治。2.产生(1)王安石创立了“新学”,并以其为指导,实行变法。(2)官僚地主集团反对王安石变法,把理学作为他们反对变法的精神武器。3.含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4.影响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易错易误]“三教合一”并未动摇儒学正统地位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唐代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体现了三教融合、并存的特点。知识点二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和程颐1.地位北宋重要的理学家,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奠基人。2.主张(1)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2)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3)道德观:强调“克己复礼”,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封建纲常。知识点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思想主张(1)“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根据。理是唯一的、绝对的存在,故又称“天理”。(2)封建的三纲五常就属于“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2.影响(1)在元、明、清时期,朱熹被统治者尊崇为“大贤”,其地位仅次于孔孟。(2)朱熹的理学还跨出国门,被日本德川幕府奉为“官学”,被西欧的启蒙学家所借用,创造了“理性”概念。知识点四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1.心学的形成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2.王阳明的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3.思想主张(1)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达到“致良知”。4.心学的流行(1)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要人们接受客观外界的“天理”。(2)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是要人们恢复内心固有的“天理”。(3)恢复比接受来得容易,所以心学一出现,很快就流行起来。[轻巧识记]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史料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解读]由史料一中“二程”的“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和朱熹的“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可得出他们在认识论上的主张,进而分析其进步作用。[思考]根据史料一,分析在认识论上,“二程”和朱熹提出的主张。有何进步作用?【提示】主张:“格物致知”。作用:对于探究科学知识和规律,由浅入深、去粗取精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史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答顾东桥书》[解读]由史料二中关键语句“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来总结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思考]根据史料二,归纳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提示】“心外无物”“致良知”。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本质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主张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地位影响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同点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理先物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识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1)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唐末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2)理学的兴起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要转折,韩愈提倡儒学道统,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封建统治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4)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求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程朱理学主张“理”是宇宙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格物致知。2.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3.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1.魏晋南北朝以来,面对佛、道强有力的冲击,儒学思想家的态度是()A.故步自封,消极抵抗B.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积极吸收,丰富儒学D.放弃儒学,转奉佛道C[魏晋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儒学受佛、道哲学影响,内容不断得到丰富。]2.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A[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契嵩和尚是看到了当时儒家文化的庞大影响力,想借助于儒家文化来宣扬佛教,这是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的表现,故A项正确;佛教与儒家在宋以前就开始了合流,“开始出现合流”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契嵩和尚虽认为儒家和佛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儒学仍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其统治地位并未发生动摇,故C、D两项均错误。]3.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其思想主张包括()A.“无为而治”B.“中体西用”C.“经世致用”D.“格物致知”D[“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观点,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近代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故选D项。]4.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A[依据材料及朱熹的思想主张可得出朱熹对宋孝宗“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的进言体现了其“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而A项意为大学之道在于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B项意为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克制个人欲望;C项是指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束自己,行君子之为,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D项指学习钻研学问的人必须先立志。]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惠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B.陆王心学C.程朱理学D.格物致知B[材料讲的是心的感受,以内心感受去评判事物,这与陆王心学比较相近,所以答案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排除。]6.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C[结庐在人境,是应该有车马喧的,但却说无车马喧,这是由于王明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而导致的,C项符合题意,正确;“野旷天树低,江清月近人”“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以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均是单纯的描写现实世界的风景,均和心学无关联,所以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宋]智圆材料二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材料三王阳明:“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王阳明的什么观点?[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概括为“三教合一”。第(2)问应紧扣朱熹“格物致知”作答。第(3)问注意从材料三中获取有效信息,指出王阳明“致良知”的观点。[答案](1)三教合一。(2)观点:格物致知。最终目的:“穷理”,朱熹把探究“理”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3)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