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作业12 新潮冲击下的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基础巩固1.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有()①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②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③重大的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的推动④人们的愿望与追求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有外界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内在驱动力等。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答案:D2.从甲图到乙图,表明()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解析:民国初年的“剪辫易服”带有强制性,故A项错误;民国初年的“剪辫易服”属于临时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剪辫易服”并不能反映专制王朝的败落以及与民主之间的斗争,故C、D项错误。答案:B3.剪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与清朝统治者决裂、赞同革命的标志,但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江苏兴化一带农民为藏住辫子,纷纷购买尖顶帽,“一时皆大欢喜,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B.封建伦理道德是国家主流思想C.兴化农民怀念清政府统治D.戴西洋新潮帽成为农村的时尚解析:辛亥革命后颁布了断发易服的法令,但是由题干可以看出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说明农村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是很有限的。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答案:A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视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这最能体现()A.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B.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C.人们的平等观念增强D.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本质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看,辛亥革命前后人们对“辫子”的认识截然不同,由此反映了政治革命引起了生活习俗的变化,A项正确。B、C、D三项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答案:A5.“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彻底废除D.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据材料信息:要站立操作机器,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工厂因为女孩小脚辞退等可知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B、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反映;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错在“彻底”二字,过于绝对。答案:A6.有这样的说法:“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但是服饰改易运动多集中在知识界和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在守旧和落后的农村,普通民众对学界的服饰革新多抱抵拒、排斥的态度,缠足思想也仍然禁锢着众多的女性。”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近代文明的传播发展不平衡B.普通民众不接受新生事物C.上海、广州等地最为开放D.近代我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接受停留在生活层面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服饰改易运动多集中在知识界和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在守旧和落后的农村,普通民众对学界的服饰革新多抱抵拒、排斥的态度”,可得知在城市和农村,近代文明的传播发展不平衡,故A项正确;B、C、D项内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B、C、D项错误。答案:A7.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B.清政府开始重视近代工业建设C.洋务运动的持续发展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的共性及变化趋势的体现,即近代化,D项正确;A项“放松”说法无从体现,也与史实不符。B项“开始重视”无法从题干中体现;从时间信息来看,此时洋务运动已破产,C项排除。答案:D8.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解析:本题主要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改变,首先,祠祭属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表明农民祠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谨,祠堂的作用也已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A选项题干不能明确表现思想的解放。B项民主革命进程在1928年前后的社会实际中没有体现。D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新”。所以选C。答案:C9.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A.“电光电影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解析: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答案:C10.社会各阶层的饮食和服饰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一时期的饮食、服饰能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想等。以下衣、食信息对应反映的经济状况或社会思想不正确的是()A.长袍马褂/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B.中山装/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C.粮票/计划经济时期物质匮乏D.“双十一”打折促销/改革开放后商品丰富解析:长袍马褂是传统中国的象征,不能体现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故而选A。其他选项呈现的对应是正确的。答案:A能力提高11.下列对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变化首先从通商口岸开始B.呈现地区变化不均衡的特征C.与社会思潮变化密切相关D.以全面西化的实现而告终解析: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虽然受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但由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广大的农村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发生变化,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答案:D12.社会的变迁往往反映在词语的变迁上,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汉语词汇的变化基本还是围绕着不断出现的外来事物发展的,如“火机”改称“蒸汽机”,“自行屋”改称“电梯”,“养疯院”改称“精神病院”等等。这种变化所反映出的民众对外来事物认知的特点是()A.从隔阂到接纳的心理过程B.从恐惧到平和的心理过程C.从追求生动的权宜叫法变成追求规范的平等称呼D.认识越来越正确、精确化解析:从材料列举的对外来事物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民众对外来事物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日益准确的过程。答案:D13.1912年5月,袁世凯下达通令说,“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尚朴素者,多为人嗤”;接着“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冠婚、丧祭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下列对该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大为改善②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③西方生活方式对国人有一定的影响④政府对民众消费进行积极引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尚朴素者,多为人嗤”说明②正确;根据“1912年”分析,此时西方外来生活习俗传入中国,③正确;“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说明④正确。①不符合史实。答案:B14.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工商业发展促进报纸产业多元化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解析:关键信息: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题干反映的是报纸刊发秋瑾相关文章的历史现象,带来的影响是“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说明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故B项正确;报刊具有教化功能,但题干中的历史现象并没有反映这一点,故A项排除;题干并没有反映报纸事业的发展,故C项排除;可能因“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而误选D项,其实这并不能说明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毕竟最后刊发了相关报道。答案:B15.《上海洋场竹枝词》载:“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这表明在近代上海()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从“满眼汽车与电车”和“各处报馆开”可以推断交通工具和报刊改变人们生活,故①正确;“更有西装新少年……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反映出思想开放人士生活方式西化,故②正确;“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反映了受西方影响,传统习俗发生变化,故③正确;材料中只是描述了人们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日渐西化和多元,并不能反映成为主流,故④错误,故选择B项。答案:B合作探究16.服饰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冠华丽、不遵规制者大有人在,暴富起来的商人穿上锦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苏生文赵爽《素裙革履学欧风》材料二:民国后的社会舆论强调:“民国新建,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但由于当时西式服装的主要原料是进口的,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民国政府在制定新的礼服式样时,保留了一款传统的中国服饰作为礼服,但传统帝国时期通过服装便可辨认身份的特征已经彻底消失了。——百度文库《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材料三:据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学校规定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时必须穿西装,颇让那些穷学生为难,不得不赊账三四百元(数月的薪水)置备一套西装,以解燃眉之急。有的人则到旧货市场上去买旧西装,时称“淘西装”。——邹韬奋《经历》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服饰象征意义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三分析西装在民国后流行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存在着哪些制约其流行的因素?(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中国近代服饰变迁的主要趋势。答案:(1)变化:服饰逐渐从身份的象征变成了财富的象征。原因:西方文明的冲击;经济水平的提高。(2)原因:民国政府的推动;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或舆论。(任答一点即可)因素:保护民族工业的愿望;经济条件的制约。(3)趋势:从等级化到平民化;明显“西化”。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二: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1)材料一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