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基础巩固1.“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A.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B.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C.新生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D.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解析:苏维埃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答案:B2.(2018年唐山模拟)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D.作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解析:此题考查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从材料中“吸收外国资本”和“实物税”等信息可知,当时苏俄已经意识到商品市场的重要作用,故选B项。材料所示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故A项错误;C、D两项符合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施于1921年。答案:B3.1923年有人在访问苏联期间记录了他当时的所见所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实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由此可见,当时苏联()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中“小工厂租给私人”及时间1923年可知苏联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答案:B4.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解析: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恢复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因此被认为是“背叛”。答案:C5.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解析: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A、B、C选项均属于政治方面,均排除。答案:D6.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客观评价是()①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③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④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的发展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对于苏联经济体制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参照“重难点阐释2”。答案:D7.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有()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③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④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斯大林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答案:B8.“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B.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解析:新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借用商品市场的作用来发展生产,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党的要求就是“学会做生意”。答案:B9.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苏联工业化。20世纪20年代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苏联采取的措施看,国家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可以看出国家全力支持工业化。答案:D10.《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改善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解析:关键信息:“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A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而C项是其影响,都与题意不符;D项“持续发展”说法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B项内容。答案:B能力提高11.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解析:由“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可以判定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在1921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实行的是余粮征集制,到新经济政策后才实行农业税,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手段,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由于当时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条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违背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在农民手里拿走的太多,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不能作为该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观因素即苏维埃决策脱离实际,客观原因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12.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时间大事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7年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据上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B.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C.个人崇拜盛行D.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解析:题干的表格中并未提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制裁,故A项错误;题干表格中“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开始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而新经济政策是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所以出现了经济所有制性质的冲突,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个人崇拜,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为苏联恢复经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B13.“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好转后进行的调整,它是从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时代的政策,材料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说明当时的人对新经济政策产生了困惑,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构想不同。答案:D14.下表相应位置内容对应正确的是()农业产品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B新经济政策CDA.征收粮食税B.允许自由贸易C.实行余粮收集制D.废除实物配给制解析: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内容,根据课本知识不难得出答案为D项。答案:D1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解析: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题干中未反映农业集体化,B排除。苏联一五建设期间,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索取过多,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发展,故选C。D项不符合史实,苏联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答案:C合作探究16.探究一:材料:请观察下面两幅图片问题:图一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普遍义务劳动制;图二是1920年发生的一次群众示威游行。怎样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究二:材料: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在1925年逝世前不久,列宁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探究三:材料: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问题:(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学习,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探究一:评价:①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②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③为布尔什维克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④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探究二:评价:①从其背景看:为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②从其内容看: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要新在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③从其实施的层面看: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探究三:(1)特点: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影响:发展重工业,实现了工业化,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僵化实行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答出一点即可)(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