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中谈到“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A.开始实践师夷长技的主张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答案】D【解析】从时间上判断,此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2.(2019·广东梅州中学月考)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捐杂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捐杂税和官吏的勒索”说明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故C项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A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是在抗日战争后,排除;西方列强也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排除D项。3.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清政府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4.据统计,中国销往外国的面粉数量,从1914年的不足7万担上升到1915年的近20万担,到1918年已超过200万担,1920年更接近400万担。中国面粉外销数量剧增主要得益于()A.政府奖励实业的措施B.民众抵制洋货的运动C.国内面粉工业的发展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从1914年的不足7万担上升到1915年的近20万担,到1918年已超过200万担,1920年更接近400万担”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排除。5.在1912—1919年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重工业发展迅速B.轻工业发展迅速C.民族工业独立发展D.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B6.(2019·河北唐山期中)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一致响应,国货运动曾一度颇具声势。特别在上海,到1930年10月7日,已进行了第三次国货运动大会,成效显著。国货运动有利于()A.阻断西方的经济侵略B.加快工业体系的形成C.促进民族工业发展D.调整失衡的国民经济【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货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国货运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排除A项;国货运动无法促进工业体系的形成,也不能调整国民经济,排除B、D两项。7.“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这一状况发生于()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内迁”“重庆”“日军”等信息可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故选D项。8.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B.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C.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D.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可知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在近代一直没有发展陷入困境,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民族工业在近代一直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且D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这一时期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答案】(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迅速、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态势: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影响因素:大萧条(经济危机)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政策),关税自主;国民政府进行货币改革,统一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