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一国两制”统一祖国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从时空观念角度,综合理解两岸关系及港澳回归的历程。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进一步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3.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知识点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香港和澳门分别处在英国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台湾与大陆处在相互隔绝的敌对状态。(2)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3)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酝酿(1)1978年下半年,逐步形成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对台湾采用“和平统一”的方针。3.提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4.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实行资本主义。5.地位(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易混易错]“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其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知识点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条件(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开辟了途径。2.香港回归(1)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收回香港主权。(2)随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3)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4)意义:中国人民终于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3.澳门回归(1)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易混易错]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不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主义历史遗留问题,必须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进驻香港、澳门。知识点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条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和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2.发展历程(1)1987年,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得以打破。(2)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和祖国大陆方面分别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3)1992年,双方达成“九二共识”,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1993年,双方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的渠道。(5)在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为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经商提供了法律后盾。(6)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史料一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解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是关键信息。[思考]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的变化。提示:由坚持军事对峙到主张和平统一。史料二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读]由史料出处和主旨句最后一句可知论述的是“一国两制”成功运用的世界意义。[思考]史料二中的“新办法”指的是什么?地位如何?提示:新办法:“一国两制”。地位:“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1.“一国”是前提“一国两制”必须在“一个国家”之下实行。“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2.“两制”是保障“两种制度”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回归后的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4.和平谈判和平解决,协商处理。但对外国干涉势力和“台独”分子不放弃使用武力。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2)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3)大陆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拥有巨大的感召力。(5)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不利因素(1)“台独”势力的活动相当猖獗。(2)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2.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4.1992年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和平共处,平等互利”C[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构想,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故C项正确。]2.1981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他没有涉及的内容是()A.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建议第三次国共合作C.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D.提出“一国两制”D[“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原则D.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B[“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大计,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选B项。A项错误,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项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明显不符合题意;D项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4.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项条件中,最主要的是()A.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B.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中国早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D.英、葡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A[A、B、C、D四项都是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因素,但A项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故选A项。]5.“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C[“九二共识”指1992年10月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6.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的报刊上人们经常能读到类似“近乡(大陆)情更怯”的文章,胆大者更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的感人情节。此状况()A.说明两岸对抗关系已出现缓和B.推动了“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C.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D.表明台湾民众支持“一国两制”C[台湾报刊描绘大陆子女海外见面的情景主要是要求官方放开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思想,这一状况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故C项正确;两岸关系对抗结束于1979年,A项错误;“和平统一”方针不是台湾方面提出的,B项错误;民众主要是探亲,不能说明支持“一国两制”,D项错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材料三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反分裂国家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是如何得到成功运用的。(2)材料二中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做题时根据设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即可。注意文字要简洁、准确。[答案](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的主权。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方案更加具体化。1997年7月1日,香港成功回归祖国。(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3)内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认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