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理解王安石受到重用的原因。2.掌握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3.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措施。2.难点:从背景、内容等方面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和设想。(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特别提醒]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原因(1)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2)王安石给统治者呈送了《言事书》,提出变法的主张和设想。(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赞赏王安石的设想。二、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2.内容(1)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3)免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4)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6)均输法:按“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图解历史]富国之法的“致富经”三、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2.内容(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同时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要相互监督、检举。(2)保马法: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3)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领军队。(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53“学思之窗”,思考: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提示】问题: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原因: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和实行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四、取士之法1.目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为变法造舆论。2.内容(1)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2)整顿太学:设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3)唯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特别提醒]改革科举制度的原因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而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其中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王安石变法的特点[史料一]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传家集》(1)史料一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理财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提示】(1)理财观:“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体现: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问题剖析]史料一展现了王安石富国之法的思想,其理财观可从他第二句对话中得出。如何体现可联系变法措施及作用解答。[史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2)史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答案提示】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问题剖析]史料二体现了王安石的取士之法,其中蕴含了其教育思想,即能否“为天下国家之用”。他的改革科举考试的措施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王安石变法的特点(1)理财措施的特点①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②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③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2)整军措施的特点①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②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③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名称项目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不同点中心内容整顿吏治理财措施主要在政治上,如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理财、军事、取士等措施影响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时间太短,作用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改革程度局部改革全面改革相同点背景目的结果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冗官、冗兵、冗费现象严重,财政困难;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巩固统治,挽救危机旧势力强烈反对,失败性质都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另外也有着与大官僚大地主争夺政治、经济权益,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深刻目的。2.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内容广泛,但富国之法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触动最大。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和积弊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历史进步意义。4.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命,使之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这一点极富有现实意义。1.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在于()A.冗官冗兵导致冗费B.中央集权过度导致地方无权C.生产过少及土地兼并D.长期战争费用及缴纳“岁币”C[王安石认为冗官冗兵只是末节问题而不是根本,故A项错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属于国家结构形式的问题,与题干设问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王安石认为导致国家贫困的原因不是开支过多,而是生产过少,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兼并和繁重的徭役,故C项正确;在王安石看来,战争费用和“岁币”只是开支,不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2.史书记载:“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这条材料反映的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方田均税法C.均田制和租调制D.宗主督护制B[结合史实可知,方田均税法是通过丈量田亩,整理地籍,以实现均平税收负担的土地征税措施,故B项正确。]3.右图所示是宋朝的神臂弓,王安石变法中负责生产和管理这一兵器的是()A.户部B.盐铁部C.军器监D.度支部C[为了改变北宋武器生产和管理的混乱状态,王安石设置军器监,监管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质量,故选C项。]4.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制度B[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但并未否定科举制,C项错误;A、D两项与题意不符。]5.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解析】第(1)问,二人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其措施,根据教材归纳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内容。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概括即可。【答案】(1)焦点:要不要“理财”。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具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