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导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标要求]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温馨提示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社会变革。学习本课,要从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着手,结合商鞅变法的措施,分析商鞅变法的彻底性,以准确把握变法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学习时,还要体会商鞅勇于改革和牺牲的精神,学习商鞅的优秀品质,同时从商鞅变法的结局中总结相关的规律性认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有一篇《商君列传》,记载了商鞅一生的主要事迹,商鞅在秦国进行的变法是全传的中心内容,而“废井田,开阡陌”是其变法的核心措施。那么对于商鞅这位搅起中国历史长河巨大波澜,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究竟应如何评价?他轰轰烈烈的运作、并为之贡献生命的变法改革又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社会效果?对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有何借鉴意义?知识点1变法的前夕1.变法背景(1)秦国的落后①经济上:战国初期,秦国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远不如东方各国。②文化习俗上:思想落后,诸子百家之中无秦人;社会风气相当落后。③总之,秦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国。(2)孝公图治:秦孝公继位,决心变法图强,广纳贤士。商鞅到秦国向秦孝公提出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赏识。(3)论战立信:商鞅与□01保守派的变法之争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2.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以法家富国强兵之术为指导思想,并以□02南门徙木使人们认识到其法令如山,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做一做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请回答: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和秦国变法呈现的特点。答案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少。特点:注重创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解析材料信息“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等表明商鞅借鉴东方诸国变革经验和落后秦国受传统束缚少等有利条件,其特点有注重创新、变法彻底、效果明显等。知识点2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1.设立军功爵制度(1)内容:商鞅设立20个等级的□03军功爵制度,各级爵位都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2)作用:商鞅新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打击了□04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2.建立什伍组织(1)目的:适应战时征兵的需要。(2)内容: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凡是被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都是国家的□05后备兵源,随时承担着被征调从军作战的义务。(3)作用: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06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证。特别提示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这对秦国的世卿世禄制度以及宗族势力是一个沉重打击,从而避免了宗族长期把持政权的现象,还引进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秦国的统治基础。知识链接二十等爵制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实行军功爵制度。所谓“军功爵”,其实质含义就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军功是赐爵的根本要素,对象是军官和士兵,条件是斩敌首的多少。当时全面贯彻军功爵制度最为彻底的是秦国。其标志是商鞅创立和推广的二十等爵制。二十等爵制,是商鞅变法时开始产生的,经过发展完善到秦朝最后确立。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秦国战胜六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秦朝的二十等爵制,是与秦的官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爵位的高低与官职的大小是统一的,爵位高的容易做高官,而做高官的容易受高爵。但官和爵不是一回事,爵的地位实际比官高,它本身不是一种权力分配制度。做一做2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是()A.开辟田畴,戮力农业B.临阵奋勇,争先杀敌C.经商赚钱,积累财富D.分科取士,加强皇权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度,军功是赐爵的根本要素,对象是军官和士兵,条件是斩敌首的多少,故选B项。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努力耕织的农户可以免除徭役,但不能凭此进爵,A项错误;秦国抑制商业发展,C项错误;分科取士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D项错误。知识点3废除井田,奖励耕织1.废除井田(1)内容:“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2)作用:正式废除了□07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1)内容:凡是努力耕织,促进谷物和布帛生产的人,可免除其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不事劳作的,全家要被罚作官奴。从□08三晋地区招徕无地的农民到秦国垦荒,给他们田宅,免除其三世的劳役和兵役。(2)作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为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特别提示“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做一做3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下列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①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发展②有利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不利于秦国工商业的发展④在当时阻碍秦国经济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题干中提到的是商鞅变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的措施,因此①③均正确。此项措施属于经济方面的改革,与世卿世禄制度无关,②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确立之初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稳定,④说法错误。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知识点4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1.建立县制(1)内容:把秦国划分为□0941个县,各县设□10令和□11丞,由国君任免,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2)作用: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2.实行什伍连坐制度(1)目的:加强管理控制,有效行使政府权力。(2)内容:规定什伍互相监督,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必须告发,否则连坐。连坐还实行于军队当中。3.实施严刑峻法规定轻罪重罚,强化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4.强化统一的措施(1)经济领域:颁布标准器,统一□12度量衡。(2)思想文化领域:商鞅认为儒家学说于国有害,采取焚烧诗书的措施,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特别提示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知识点5收富国强兵之效1.成效商鞅先后两次变法,取得了巨大成效。不但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13富国强兵的目的。2.表现从魏国手里收回了原先沦陷的河西故地;夺取楚国汉中地区;验证了商鞅变法的实效,□14兼并六国逐渐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特别提示商鞅变法的特点:其核心内容为“农战”和“法治”;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是实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做一做4我国当代作家柏杨(已故)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这次变法使秦国()A.出现迁徙与择业相对宽松的环境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D.创建新权力结构以实现富国强兵答案D解析商鞅变法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加强对民众的控制,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和奖励耕织,由此排除A、B两项。商鞅实行“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因此C项说法错误。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军功爵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富国强兵,故D项符合题意。知识点6商鞅虽死,秦法未亡1.商鞅被害变法受到旧贵族的阻挠破坏,商鞅不惧权贵,执法如山,使新法得以顺利执行。秦孝公去世后,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害而死。2.秦法未亡新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秦惠文王延用新法。“商君之法”在当时深入民心。3.“百代犹得秦政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15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一做5《战国策·秦策》中记载:“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这说明在秦国()①商鞅变法在广大民众之中影响突出②民众普遍反对商鞅变法而遵从国王③旧贵族企图要废止商鞅变法的改革④反对变法者离间秦王与商鞅的关系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商鞅变法当时已经深入人心,②说法有误。故选D项。核心解读[问题1]关于商鞅变法特点的分析。[名师点拨]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的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第一,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这些举措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而明法令”等,都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第二,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变法。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在秦国确认了土地私有制,废除了井田制、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等旧制度,实行适应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需要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第三,商鞅变法是全面的、全方位的改革,变法的措施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军事上,实施了一系列强兵措施;政治上,废除分封制、“世卿世禄制”,推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思想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还表现在对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进行了改革。改革使秦国一扫落后的面貌,很快步入强国之列。[问题2]商鞅变法如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名师点拨]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的内容上。(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问题3]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从中得到的认识。[名师点拨]1.成功原因:(1)秦国的落后与秦国争霸的野心有着强烈的反差,秦国亟须改变落后局面,实现争霸愿望。(2)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①改革成为一股潮流。②改革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成熟,即井田制进一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发展壮大,强烈要求变革。③法家思想形成,是变法的指导思想。④人心思变,变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⑤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3)主观条件:①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②秦孝公认识到只有变法才能使秦国强大,因而坚决支持变法。(4)根本原因: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符合时代要求。2.认识:(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发展,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适时地进行改革,绝不能因循古代的传统。(2)改革涉及利益调整,会有重大阻力;改革要有合适策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