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学中,当某一种群在资源有限的环境里生长,同时不受到任何外部刺激时,其生长曲线就会随着时间变化自然形成“S”形。而刺激的作用时间,往往是在最大增速K值出现之前。巧合的是,同样的S型曲线也存在于经管领域,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便是最好的例子。一方面,近日e租宝、e速贷、中晋等平台因违规问题被彻查的新闻沸沸扬扬;另一方面,由中央发起的“加大监管”终于从一句口号推进到具体条例的落地。我们暂且不论这几个连续“刺激”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相互的作用力让互联网金融有了一次“停顿再发力”的机会。作用于红利K值前的刺激2000年后,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通过衣食住行的互联网布局,让普通民众开始接受并依赖于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日常生活。而同时,也为传统行业的最后堡垒——“金融领域”,打下了“群众基础”。历经了短暂的“互金元年”,互联网金融便顺利地迎来了为时两年的爆发式“野蛮增长”。截止至2016年3月,互金平台已从2012年的40家增长到3984家的惊人数量,2016年3月份全国总成交量为1380.95亿元,环比上月增长了26.5%。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已达17292.33亿元。但行业的“狂欢”在K值前的刺激下退去了激情。自2016年后,行业红利逐渐消失,市场本身已趋于理性。佐之以BAT为首的行业大佬,纷纷入驻互联网金融,同时加剧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兼并与淘汰。而考虑到金融本身的外溢性和业务交叉性,作为市场环境外部刺激的政府部门又下令监管整改,三力合一,最终推进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大洗牌。于是许多低质量平台的问题开始显现,不仅是不合规的中小平台纷纷“出局”,甚至不乏一些运营多时、拥有投资“铁粉”的老牌平台的身影。拐点的抉择,互金重构信任从表面看,互联网金融似乎在一时间快速掉落。来自于少数不正规平台的影响,甚至撼动了大行业的信任危机。不难否认,互金行业确实为某些不合规的平台“背了锅”,但反过来看,如果一个行业机制足够完善,“背锅”情况也就自然不会出现。换句话说:互联网金融还需要更清澈。从去年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始,到今年两会官方多次发声鼓励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实现“新经济”转型;3月的“一行三会”牵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业无疑多了一位除尘涤垢的“大管家”。监管动作频频出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黑名单的设定、会员培训紧密展开、以及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吹响了互联网金融业大洗牌最后的号角。在这个重要的拐点,互联网金融行业选择了用行动重构信任价值。虽然表面是一次大强度的整改,实则是互金行业“蓄力再发力”的过程。逆势回升,互金坚行“转型之策”在一系列的调整后,回到市场本身对政策刺激的反应来看,行业整体面已经开始出现逆势中回升的趋势。三月和四月行业整体增速环比分别为20.70%和4.90%,同比更是增长了2.59倍。而行业内部、监管部门和市场走势的三大影响,正如监管文件所明示的从起到了从“促进”到“规范”转变的作用。无论如何,从现有政策走势和市场动向来看,互联网金融驶入规范发展的轨道已是必然。而在迈入规范发展后,互金平台的转型走向,也将成为新时期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一,正本清源,回归平台的信息中介属性早期行业红利的爆发,为互金行业带来巨大流量,也“养肥了”了众多靠野蛮式增长的低质量平台。风控门槛的提高和征信系统的完善,在帮助清理“浊流”同时,也为正规专业的平台打开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一批以国企背景为代表的平台逐渐成长为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主力军。国企浙江光大金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表示:“一旦行业趋向理性和稳定,行业整体面就会迅速回暖上升。光大金盛支持监管决策,也期待行业早日进入稳步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有强大的实力支持,国资系平台与其他平台相比,能够更专注于安全体系的建设。通过优秀的金融服务团队、优质的信息技术支持、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精细的资产筛选流程全面保障投资人的收益安全。相信以国企背景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不久后将会真正回归到金融本质层面。其二,布局生态,缔造互联网金融综合交易平台。正规化后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更趋向于成为互联网金融交易综合服务商。以自身为中心形成一个完整闭环,联结资产、资金、支付、征信、风控和法律等环节,以此来确保平台的高效和安全,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前不久发布的资产管理行业统计简报(2015年)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资产管理规模已达38万亿元,而与之相比目前国内P2P网贷的累计成交量总计约2万亿元。可见,互金行业离真正的S型曲线峰值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只要走对方向,互金未来的市场价值仍然无可限量。K值之前的监管刺激,其效应已慢慢渗透到行业生态的各个角落。去粗取精,挤尽泡沫后所迎来的互金发展的春天,也必将孕育行业下一轮的S型增长。卡通雕塑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