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23、7加尔文的宗教改革45综合67一、选择题1.(2019·山东聊城期末)“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材料表明德国宗教改革()A.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C.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产生了众多的新教教派解析:C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对赎罪券的抨击受到了农民、市民、人文主义者、贵族、诸侯的支持,说明天主教会已经成为德意志共同反对的对象,宗教改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2.(2018·河北邢台期中)马丁·路德认为,“不可否认买卖是必需的,没有它是不行的”,但购买无用的奢侈品,却“耗费了国家与人民的金钱;如果我们有统一的政权和君主,就不应该允许这种对外贸易的存在”。马丁·路德的这些主张()A.体现了其建立民主政治的构想B.适应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要求C.说明其认为欧洲应该完成统一D.极大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B主张商品贸易,但是,又反对对外贸易中购买奢侈品,主张建立统一政权,用国家政权与君主的力量避免金钱浪费,进行资本积累,体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要求,B项正确。3.(2018·广东揭阳检测)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马丁·路德的译书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解析:C语言的统一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中找德意志人的含义就是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C项正确;16世纪的路德宗教改革距离19世纪德国的统一尚有很大的距离,“直接”说法错误,A项错误;马丁·路德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属于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内容之一,并非宗教改革的原因,B项错误;德意志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在19世纪70年代,D项错误。4.“如果上帝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虔诚的基督徒要尽可能地利用这天赐良机;如果你拒绝它,那么你就会背离上帝赋予你的天职和使命,上帝的圣训是,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A.薄伽丘B.马丁·路德C.加尔文D.伏尔泰解析:C据材料中“上帝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上帝赋予你的天职和使命”可知,反映的是加尔文“先定论”的思想,故选C项。5.(2018·湖南怀化期末)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提出,神职人员的产生,应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即使教会的首脑,也要服从“由信众兄弟组成的大会”的决定。这在当时的实质意义是()A.建立高度自治的教会组织B.阐述教会组建的民主原则C.打破天主教皇的至高权威D.破除人们对上帝的迷信崇拜解析:C材料反映的是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由民主教会取代天主教皇的权威,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主教会的组织原则,不是自治权力,A项错误;B项就是材料本身的含义,没有回答“实质意义”,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非反对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而是反对天主教神学统治,D项错误。6.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30—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A.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解析:B材料强调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王朝隶属于上帝”,“教士”是它的成员可知王权在神权之下、教权之上,有利于排除教会干扰,形成以君主为首的民族国家,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更加强调信仰的虔诚,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教权与王权关系,而非《圣经》传播问题,故C项错误;教权归属王权之下,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说人文研究有别于神学研究,但并不意味着势不两立。新的世俗学问并非总与旧的神学相对立,在文艺复兴时期,两者依旧是共存的。佛罗伦萨……农作食品减价,制造需求增大,城市扩展,财富从依赖土地的社会阶层转移到了产品制造主手中,由此产生了一个日益强大的商人阶级,改变了欧洲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结构。……新的富裕阶层热衷于赞助艺术、支持对古代世界和现代的新发现。——《艺术与人文主义革命》材料二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可以并无区别,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既然救恩已经为上帝所预定,基督徒的商人或资本家就不再需要为他们个人的救恩而担心惧怕,只要财富是用正当手段获得,而又不是被浪费挥霍掉,资本的积累就不再有道德上的困难。——基甸《宗教改革思潮对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世俗学问与旧的神学二者“依旧是共存的”?(2)指出材料二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根本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上所起的共同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虽说人文研究有别于神学研究,但并不意味着势不两立。新的世俗学问并非总与旧的神学相对立,在文艺复兴时期,两者依旧是共存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往往借助宗教(披着宗教外衣)来宣传自己的主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可以归纳为因信称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教会神学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归纳。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注意设问限制“思想上”,从对封建神学的冲击和促进人文主义的传播、发展的角度分析。答案:(1)理解: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往往借助宗教(披着宗教外衣)来宣传自己的主张。(2)观点:只要信仰即可得救(或因信称义)。原因: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但仍受到天主教会黑暗统治的束缚。(3)作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削弱了天主教的封建神学对人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控制,正确分析了“人”“神”关系,解放了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