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课程要求]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温馨提示本课的内容较多,也比较重要。在学习时,要分清层次。第一层次,掌握基础知识,即明治维新的背景、概况及影响。第二层次,分析日本社会变革的特点,从更高的层面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发展的影响。第三层次,要进行中日比较,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迪,这可能成为今后高考考查的重点。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承皇位。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在位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避免了与其他亚洲国家相同的命运。那么,日本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维新的主要过程是怎样的?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发展资本主义的?“文明开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日本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知识点1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1.幕府统治出现危机(1)政治:江户时代的日本,天皇已无实权。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01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2)经济:幕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02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3)外交:□03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2.黑船来航的冲击: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以武力打开日本大门,幕府被迫开国,与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04民族危机加深。3.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05下级武士中的有识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通过幕府改革来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4.明治新政府建立:改革派遭到保守势力镇压后,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1868年,改革派发动政变,成立了以□06改革派为中心的新政府,一年后幕府势力被彻底消灭。特别提示幕府统治被推翻,封建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为明治维新的顺利推行扫清了障碍。做一做1(1)下列对日本德川幕府统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统治机构设置在京都②政治上推行幕藩体制③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外交上实行闭关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德川幕府的统治机构设置在江户(今东京),故①错误,答案为B项。(2)1853年,日本发生了“黑船事件”。这一事件给日本带来的严重影响是()A.缓和了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B.完全丧失独立,沦为殖民地C.闭关锁国政策失败被迫开国D.促进了日本手工工场的发展答案C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沦为美、英等国的半殖民地,开港通商后,洋货涌入,阻碍了日本手工工场的发展,因此A、B、D三项错误,答案为C项。知识点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①废藩置县: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07都、□08道、□09府、□10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②废除等级制度:宣布“□11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2)作用:建立起□12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2.改革经济发展模式3.改革教育制度,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特别提示全面学习西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突出特色。4.改变政治体制(1)背景: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满藩阀专制,掀起□20自由民权运动。(2)标志:1889年,颁布《□21大日本帝国宪法》。(3)作用:确立了日本近代□22天皇制政治体制。它采用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实行□23专制主义统治。做一做2(1)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但保留武士阶级特权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允许买卖土地的法令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①③是明治维新的内容;在政治上,日本还废除了封建等级身份制度,武士的特权被取消,故②错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④错误。答案为A项。(2)1887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鹿鸣馆专门举办了有400人参加的大型化装舞会,将欧化之风推向高潮。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该时代的准确含义是()A.推翻幕府以建立近代化的国家B.全面学习西方,实行文明开化C.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D.推行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将欧化之风推向高潮”可判断,日本政府主张学习西方文明,因此B项正确,其他选项在材料中均未涉及。知识点3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1.进步作用(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①经过殖产兴业,日本掀起了□24工业革命热潮,很快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倒幕运动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改革措施的颁布和实施。在□25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下,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③不适应时代需要的□26思想和习俗被打破,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2)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西方□27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并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3)日本是东方国家中,受到西方冲击后,经过改革,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2.历史局限(1)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明治维新确立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一面逐渐显现,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28工业的发展。(2)民族主义是明治维新的动力,明治维新的领导人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的主权之上,很早就开始了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工业革命兴起后,取得海外市场的目标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了欧美国家瓜分和争夺□29殖民地的行列,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30明治维新后,藩阀以天皇的名义长期垄断政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历届内阁首相均由藩阀担任,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4)藩阀为了维持专制统治,推行愚民政策,灌输□31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卖命。特别提示注意全面辩证地分析认识民族主义思潮对日本的影响。做一做3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1880年”判断此时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A、C两项说法不符合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特征,故不选;材料强调要培养民众的忠孝精神和生存技能,由此可知B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核心解读[问题1]日本明治维新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你知道促使明治维新成功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吗?[教你一招]近代以来,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分析认识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一般都要同时注意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名师点拨](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的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国内条件。①政治体制:日本的封建领主制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②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改革的主观因素。①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②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③人民群众:明治维新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终于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问题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日本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你知道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吗?[教你一招]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一般都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也为其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名师点拨]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的起点,它开辟了日本历史的新纪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各项资产阶级改革,日本得以“脱亚入欧”,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一跃成为对亚洲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侵略大国,为其在20世纪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打下了基础。但这次资产阶级改革又是不彻底的,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包括:①政治上,虽然宣布废除封建特权,实行“四民平等”,但却实行华族制度,本质上是把幕藩体制下的封建等级身份制转化为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近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这意味着新的不平等。②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在引进西方模式过程中较为盲目,出现了新的经济问题。③体制上,明治维新在家族制度、官僚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最终为日本向近代天皇制的过渡和形成创造了条件。④意识形态上,既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又有大量封建因素被保留或发展下来,保留和发展了武士道的军国主义教育,使近代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合流并恶性滋长。由此走上了一条军事帝国主义的道路,给被侵略国家和日本人民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好题精讲例(2019·全国卷Ⅱ)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是推动领导力量,根据材料中1877年士族拥戴西乡隆盛发动叛乱可知,明治维新后期中下级武士成为阻碍反对势力。第二小问原因,明治维新前期从武士所处的地位、享受的俸禄和西方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后期根据材料从武士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生存条件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评析]本题以中下级武士地位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中阶级结构的变化,通过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中作用的变化和最终结局,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历史信息、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及历史结论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题目难度适中,全面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