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0课西学东渐[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2)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倡导“经世致用”,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思想的束缚,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2.代表思维点拨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的特点(1)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萌生。(2)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3)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识和重新认识世界。(4)这些先进思想和主张未能实施。3.影响(1)以□04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2)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二、体用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时间:19世纪□0160—90年代。2.焦点: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3.概况(1)洋务派①主张:倡行“□02中学为体,□03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即主张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只有“力师西法”,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04自强”“□05求富”。②活动:掀起洋务运动③代表人物:中央有奕,地方上有曾国藩、□06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2)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师事夷人”,主张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①主张: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②表现:进一步阐明中西文化的体用关系,斥责顽固派的守旧言行。③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概念阐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是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通过洋务运动来挽救清王朝,即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4.评价(1)局限: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2)进步: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易混易错洋务派和顽固派主张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主张维护封建政治制度,目的都是维护清朝统治。(2)不同点:对待西学的态度不同。洋务派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自强”“求富”。而顽固派则反对“西学为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三、维新思潮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01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的局限和弊端。(2)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02郑观应等。(3)思想主张①政治:主张改良政治,实行□03君主立宪制度。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③思想: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4)评价①积极影响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04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付诸实践等。2.维新思潮的形成(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05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西学知识的增长。(2)代表(3)影响:它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思维点拨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的原因康有为对中国当时国情非常了解,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变革的阻力;是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造成的,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和学问素养也有很大关系。3.与顽固势力、洋务派的论战(1)双方: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2)内容:主要集中在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06提倡西学、□07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3)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4)影响①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易混易错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2)不同点①阶级属性不同: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则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②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镇压人民的反抗;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形成了一套维新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③目的不同:前者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后两者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轻巧识记用一、二、三、四法记忆西学东渐一个中心:向西方学习。两次论战: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三个思潮:“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四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主题一全面认识康梁维新思想ZHUTI知识点一开眼看世界1.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对后世影响最大,书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林则徐编译这本书,对当时禁烟斗争的现实意义包括()①了解西方列强国情②寻求御敌的策略③维护中国司法主权④宣传商战的主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题干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故①正确;林则徐的《四洲志》目的是了解英国情况,应对英国侵略,故②正确;有利于了解西方法律的是《各国律例》,故③错误;商战思想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2.“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一思想最早出现于()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西学东渐记》D.《资政新篇》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出自《海国图志》,故A项正确。B项是19世纪末康有为的著作,主张政治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C项为容闳晚年英文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书中回顾了容氏一生以“西学东渐”之志,寻“维新中国”之路的曲折历程,排除;D项出现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洪仁玕所撰,排除。知识点二体用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1864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重学》《圆曲线说》《则古昔斋算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旨在()A.兴办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B.重整儒学以镇压太平天国C.中西兼备以推动思想启蒙D.以中学为本辅以强国之术答案D解析材料“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说明曾国藩实践中体西用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民用工业信息,A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此时已经失败,B项排除;“思想启蒙”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排除。4.在晚清学习西方的思潮中,王韬认为:“诚使孔子生于今日,其于西国舟车、枪炮、机器之制,亦必有所取焉。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以上言论所反映的主张是()A.反对学习西方的近代技术B.以儒家学说抵御西方近代思想C.以西学取代传统儒家思想D.以传统文化为主西方技术为辅答案D解析由“其于西国舟车、枪炮、机器之制,亦必有所取焉”可知,王韬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故A项错误;王韬是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故B项错误;由“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可知C项错误;由“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可知,王韬主张中体西用,故D项正确。知识点三维新思潮5.“无徵(验证)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一主题思想突出表现在()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天演论》D.《变法通议》答案B解析材料引述内容,语出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反映了托古改制的思想,故B项正确。6.严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在戊戌变法时期,严复提出()A.“世道必进,后胜于今”B.“伸民权”“设议院”C.“令百官易服而朝,小民一听其便”D.“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严复的主张,故A项正确。“伸民权”“设议院”是梁启超的主张,故B项排除;“令百官易服而朝,小民一听其便”是康有为的主张,故C项排除;“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是谭嗣同的主张,故D项排除。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