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 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业达标]1.《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这说明()A.汉代官员多用秦朝的旧官B.汉承秦制,全面推行郡县制C.汉朝曾推行郡国并存制度D.至汉武帝时始设列侯爵位答案C解析由材料“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等信息分析,可知C项正确。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经济基础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D.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的措施是指推恩令,推恩令的实行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故B项正确。3.《旧唐书》记载,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看,讨论的是节度使制度。安史之乱后出现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局面。这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故选A项。4.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防止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中“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知,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有效地控制地方,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中的“减少财政开支”与题意不符,均排除。5.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其主要目的是()A.简化分工,提高效率B.削弱封国,集权中央C.集思广益,减少失误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建立中朝的史实,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项。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中书省制度答案C解析A项指秦朝的中央官制,丞相为百官之首,与题干中“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不符,排除。B项指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但是与题干中“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不符,排除。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最终集权于皇帝,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C项正确。D项中书省制度是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丞相权力较大,与题干不符,排除。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的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省为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令、审核和执行;尚书省下设置工部、兵部、刑部、礼部、吏部、户部,负责相应职责。故修建水利工程应是皇帝下旨,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再到尚书省执行,修建水利工程是工部的职责,故B项正确。8.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A.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C.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答案A解析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德行”,即品行。九品中正制由世家大族担任的品评官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选拔官员的依据主要是考试成绩。故选A项。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使人们热衷于当官……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度B.察举制度C.科举制度D.刺史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中“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科举制能够调动广大读书人的参政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和强化专制统治,因为科举制是较为公平、科学和合理的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故选C项。[等级提升]10.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D.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答案C解析古代本来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汉武帝封的是康王少子,从中可以看出,汉武帝为了削弱分封王侯的势力而推行推恩令政策,故C项正确。11.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答案D解析监察区属于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监察区转为行政区说明了中央集权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故D项正确。12.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B.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D.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元朝之前是以“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后元朝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划分行政区,这样加强了中央集权,可见元朝利用了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故B项正确。13.唐宋期间,中国古代立法呈现出从律令格式到敕令格式的转变,也就是皇帝命令文书的敕和赦文(皇帝的赦免诏书)具有了立法意义。这反映了()A.法律体系得到了完善B.皇帝成为最高立法者C.国家立法走向制度化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答案D解析皇帝命令文书的敕和赦文具有立法意义,具有法的效力,实质上反映了皇权专制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14.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凡是“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答案A解析“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可知皇帝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枢密院等大臣的限制,故选A项。15.宋太祖“虑其因缘挟私”,决定废除唐代科举中的“公荐”旧制,将科举考试的试卷优劣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评判标准。同时为防止考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遂使殿试成为定制。可见,这些做法()A.有效遏制了宰相权力B.有利于缓和君臣关系C.有利于提升皇帝权威D.扩大了选官的途径答案C解析宋太祖废除“公荐”和“使殿试成为定制”,主要是防止官员徇私舞弊,结党营私,从而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故C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选官制度,不是针对丞相,故A项错误;题中措施与君臣矛盾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改变选官方式,不是扩大选官途径,故D项错误。16.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汉书·贾谊传》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地方制度的弊端。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答案(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2)弊端:诸侯(封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解决:颁布“推恩令”。(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4)特点: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周天子与诸侯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君臣名分逐渐确定;“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第(2)问,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结果诸侯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第(3)问,实际考查行省制度,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需要综合三则材料,从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来总结特点。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