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程标准]了解孔子和老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孔子的学说1.地位:□01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0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著作: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03论语》一书中。3.思想主张(1)思想核心①“□04仁”。内容:“□05仁者爱人”;途径:遵循“忠恕”之道。②“□06礼”。内容:“克己复礼”;途径:“□07正名”,达到名正言顺。(2)政治思想:提倡“□08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主张在以“□09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3)哲学思想: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4)教育思想、教育原则:“□10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思结合。4.影响(1)在诸国争霸和□11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2)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名师点拨孔子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1)“仁”和“礼”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2)“仁”是“礼”的内涵,“礼”是实现“仁”的手段,是“仁”的外在表现。(3)孔子将“礼”和“仁”有机结合起来,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以此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4)孔子又提出“中庸”思想以协调“仁”和“礼”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实现“仁”和“礼”的和谐统一。知识拓展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重视的原因(1)春秋时期,国家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改革古制。(2)孔子恢复周礼和“仁”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二、老聃与《道德经》1.简介: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0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著作:《□02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3.思想主张(1)核心思想:认为“□03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04天命”的绝对权威。(2)辩证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3)政治思想:主张“□05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倡导“愚民”政策。4.影响: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拓展正确认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老子的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他把矛盾双方的转化看作无条件地循环往复,而不是上升发展,具有很大的消极性。易混易错1.道家学派≠道教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家是一个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道家学派形成于先秦时期,道教兴起于东汉。2.“无为而治”≠无所作为“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即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为,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主题一孔子思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它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ZHUTI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有教无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提示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主张以德治民。(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提示主张“仁”和“礼”;“有教无类”;“好学求知”。【要点剖析】1.孔子思想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4)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体现了教育公平,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2.孔子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1)孔子主张“仁”,“仁”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礼”要求人们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这有悖于公平正义的人文精神,但人们遵守礼仪和道德规则,客观上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当今我国“以德治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5)“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促进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6)主张“中庸”,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仁”的常态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7)孔子思想中的“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主题二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思想ZHUTI知识点一孔子的学说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孔子思想中“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的学说,①③属于“仁”的内容,②属于“礼”的内容,④属于教育方面的内容。2.孔子曾说:“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藉,学习六艺等知识。”孔子强调的是()A.治国的策略B.对生活的热忱C.个人的修养D.为人处世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人应该以道为志向,具备德、仁、六艺等,体现的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故选C项。知识点二老聃与《道德经》3.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反映老子()A.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C.强调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D.强调无为而治答案A解析材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反映了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积少成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故选A项。4.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到:“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两者对道家思想高度肯定的主要依据是道家()A.哲学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治”的理念影响深远C.经典著作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D.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可知,吕思勉和李约瑟认为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的根本,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其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入讨论,故选D项。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