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三)(建议用时:20分钟)[合格基础练]1.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B[诗中反映的是诗人对别离的感慨,说到了近代新式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人们离别的次数逐渐增多,别离的情绪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故选B项。]2.19世纪70年代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A.轮船B.飞机C.汽车D.马车A[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有可能在中国19世纪70年代出现,故A项正确;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马车是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3.右图是吴淞道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车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C[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人们纷纷乘坐火车,表明国人的观念发生变化,但不是彻底改变,故B项错误;人们纷纷乘坐火车,表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铁路火车影响了人们生活,故C项正确;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4.1881年12月25日《申报》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灯B.火车C.电报D.电影C[“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说明通讯方式发生变化,“地角天涯连一线”说明这种通讯方式是电报,故选C项。]5.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B[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乘坐电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平等思想的发展。]6.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①扩大了商品市场②冲击了自然经济③便利了列强侵略④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A[“火车通行,销路益远”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扩大了商品市场,故①正确;“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说明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列强侵略的信息,故③错误;“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说明火车沿线地区商业发展,故④正确,因此A项符合题意。][等级过关练]7.学习了《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最大阻碍B.铁路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一开始就得到清政府的支持C.列强把铁路修到哪里,就把侵略势力延伸到哪里D.近代交通与通讯的艰难发展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后,它才能健康发展B[中国近代的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受到帝国主义的限制和排挤,而且帝国主义利用它们延伸自己的侵略势力,A、C、D三项正确;由于清政府的腐朽与愚昧,一开始并不支持铁路建设,故选B项。]8.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A.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B.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C.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D.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D[从材料“以乘汽车为豪”“少年男女同乘一车”,可以看到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出现对社会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故D项正确。]9.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1830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开办年国别公司船只(艘)吨位1875中国招商局458601887英国太谷、怡和7139221898日本大阪465811899德国瑞记、美最时55743材料三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的格局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美国政府开凿运河”“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等方面分析英美近代运输业的经济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表格中船只数量和吨位的大小概括其特点;第二小问,结合“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工业革命、洋务运动”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关键句“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670吨”“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概括归纳;第二小问,从近代化中交通、工业化、社会转型等角度揭示材料三反映的信息。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促进;政府倡导;实业家的推动。影响: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成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3)变化: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