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1.春秋末期,范蠡弃官从商,因在陶邑经商被称为“陶朱公”。当时的陶邑,已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著名经济都会。上述材料可说明()A.当时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B.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商业中心形成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D.当时商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B[根据题干中陶邑“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可知,该地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故选B项;A、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题干无关。]2.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A[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是在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则在明清时期出现,因此选A项。]3.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A.草市中有夜市B.江南市镇兴起C.村寨出现草市D.专业市场出现A[诗的大体意思是:在江面上打鱼的人们,驾着夜晚进行交易的渔船来到草市中进行交易,上茶山的时候遇到守将盘问,儿童给打开关门。材料总体描述了乡村生活的场景,捕鱼归来的船只晚间在草市中进行交易,在草市中出现夜市,故选A项。]4.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D[封建政权的推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B项表述本末倒置,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纸币;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以分析出当时纸币是十分注重防伪的,故选D项。]5.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徽商、晋商势力强大·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苏州等地出现手工工场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D[材料中商帮、工商业市镇和手工工场都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6.(2019·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C[从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比明代增加了很多,这表明清代中期商业活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C项;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缺乏史实支撑,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D项错在“开始”,排除。]7.清代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右图),全卷长达1225厘米,它完整地描绘了18世纪古城苏州的市井风情。画中仅客货船只就有400余只,各种可以辨认的商号招牌200余块。这体现了()A.苏州商品经济繁荣B.农村集市贸易兴起C.出现地域性的“商帮”D.政府加强控制商业A[材料中“客货船只”“商号招牌”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古城苏州的市井风情”不符,故排除;C、D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8.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A[材料中“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体现了盛泽镇的商业繁荣,故A项正确。]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西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二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材料三(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四“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特点》“(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明]谢肇淛《五杂俎》(1)根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根据材料一、材料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指出其商品种类有何变化?(3)根据材料二、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等归纳总结;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及材料四中徽州、山西两地出现著名商帮的史实分别概括两个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第(2)问,根据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分析作答。第(3)问,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归纳总结。[答案](1)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特点:战国时期出现大商人;明代出现“商帮”(或出现徽商和晋商)。(2)变化:由奢侈品到日用品。(3)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发展(或经济发展)。[等级过关练]10.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这反映出()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格D[材料中体现不出“市场垄断”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市场管理,不是经济发达,故B项错误;《市井》画像能反映一定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说明政府对市场管理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11.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这主要反映了()A.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B.坊市结构的变迁C.抑商政策逐渐在加强D.市场监管的加强B[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代“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反映了坊市结构的变迁,故B项正确。]12.五代时周世宗诏曰:“(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识……今后凡有营葬及兴置窑灶并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其标识内,候官中擘画,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即任百姓营造。”由此可见,当时东京城内()A.邸店难以满足商帮需求B.商品交易受官府直接监管C.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D.草市场所由政府明确划定C[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与材料中“其标识内……任百姓营造”不符,故排除;因为“(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所以“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识……其标识内……任百姓营造”,这表明当时东京城内的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故C项正确;草市是民间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故D项错误。]13.市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市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A.政府对市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B.地域性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C.重农抑商使市镇经济陷入停滞D.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D[根据材料“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可知,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故D项正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得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用元代的纸钞,铜钱的流通并不畅达。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摘编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从商品经济发展、“钱荒”、金属货币的缺点、金融信用事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等角度回答“原因”;结合所学回答“交子”出现的“意义”。第(2)问,根据材料二回答“变化”;比较两则材料,从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特征和民间货币影响较大等角度回答“相同点”。[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畅;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2)变化:从民间私用到成为合法货币,再到成为主导货币。相同点: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特征;民间货币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