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验报告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土壤学实验指导老师:谢晓梅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土壤容重、孔度及三相比的测定实验类型:定量试验同组学生姓名:金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三、实验材料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八、参考文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测定和计算土壤含水率、容重、孔度及三相比;2.加深对上述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3.掌握容重等地测定和计算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1)采样及称重;(2)计算土壤容重、含水率、孔隙度和三相比。2、实验原理:(1)土壤比重: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质量。绝大多数矿质土壤的比重在2.6~2.7g/cm3,平均值为2.65g/cm3。土壤矿物组成与腐殖质含量会影响其值,土壤中矿物含量多则密度增高,有机质含量高则降低。(2)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即在105℃下去除水分的质量),单位为g.cm3,其数值总是小于比重,一般为1.0~1.5g/cm3。容重数值大小受密度和孔隙两方面影响,后者影响更大,土壤疏松多孔的容重小,反之则大。可用一定容积且称出质量的环刀采取土壤样品,将样品处理后称重。放入105℃恒温箱烘6~8h,冷却后称重。(3)土壤孔隙度:指土壤中所有孔隙的容积之和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土壤孔度=(1-容重/比重)*100%一般,砂土孔度为30-45%,壤土孔度为40-50%,粘土为45-60%,且耕层孔度通常大于心土、底土。(4)土壤含水率:每百克干土中所保持的水分克数。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李佳怡学号:3130100246日期:地点:环资学院255装订线%(5)土壤的三相比:土壤中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种状态的相对比例。气相:液相:固相=(孔度-含水率):含水率:(1-孔度)三、实验材料新鲜土壤、环刀、游标卡尺、环刀托、1%的电子天平、削土刀、电热恒温烘箱、真空干燥器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取干燥洁净环刀,记录号码,称重,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高度及内径,计算体积;2、按要求在田间套取原状土柱,带回实验室,擦净,称重;3、放入105℃烘箱,16小时后,取出冷却约半小时并称重;4、计算土壤的容重、含水率、孔隙度及三相比,并讨论。注意事项:在田间套取原状土柱时,需先将表层落叶等仔细铲除,且在取样时切勿破坏土壤的自然垒结状态,需使土壤刚好填满整个环圈。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23平均环刀内径R(cm)6.7666.7646.7666.765环刀高度h(cm)4.2444.2364.2304.237环刀质量M0:203.35g;带土环刀重M1:433.00g;烘干后带土环刀重M2:384.56g;环刀容积V=π*(2R)2*h=152.29cm3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土壤容重(g/cm3)=环刀容积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1.19g/cm3土壤含水率(%)==26.7%土壤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55.1%%100*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带土环刀重三相比=土壤气相容积率:土壤液相容积率:土壤固相容积率=(孔度-含水率):含水率:(1-孔度)=28.4:26.7:44.9=19:18:302、结果分析本次土壤样品采集于动科院旁边的一颗景观树下,容重为1.19g/cm3,土壤紧实度适中,适宜植物生长,土壤孔隙度为55.1%,含水率为26.7%,三相比为19:18:30。七、讨论、心得思考题:为什么在实验中计算三相比时可以使用气相:液相:固相=(孔度-含水率):含水率:(1-孔度)这个公式?答:公式中的含水率为重量含水量,重量含水量与液相率之间的转换关系为:液相率=液相体积/总体积=(液相重量/液相密度)/(总重/土壤容重)由于液相密度与土壤容重近似相等,我们可以认为:液相率≈液相重量/总重=含水率所以结合公式:孔隙度=1-固相率=液相率+气相率我们可以得到:气相率=孔度–含水率;液相率=含水率;固相率=1–孔度实验误差分析:(1)在测量环刀内径、高度及质量时会存在误差;(2)因为土壤上下表面不平整且样品中可能夹杂着石头,环刀所采的湿土样品体积并不等于环刀容积;(3)在移动装有土壤的环刀时,会有部分土壤掉落,尤其是烘干后,若不紧密,更加容易掉落一些土壤,产生质量损失;(4)烘干后的样品在烘干器中冷却,如果未冷却完全,土壤会加速吸湿,使土壤质量增大,产生误差;(5)其他偶然误差,如一次测量得出的数据准确性不够等。心得:1、取土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土壤的自然垒结状态,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2、在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的移动装有土壤的环刀,尽可能减少土壤的掉落,减小实验误差;3、在选取土壤采集地点时,要尽量选取自然的土壤,不要选择一些有石块或者建筑垃圾的地方;4、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死记公式,应该要明白公式背后的意义以及它的推导方式,这样才能把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八、参考文献1、土壤学(第三版),黄昌勇、徐建明,2010.92、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实验,谢晓梅,2014.9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