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四)(建议用时:2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外交上既充分维护了国家主权,又逐步融入到了国际社会,在世界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其主要原因是()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制定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坚持反对霸权主义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了国家主权,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C项正确。]2.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题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致力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故选C项。]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味着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没有奏效,而中国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意味着中国实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故D项符合题意。]4.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D.参加日内瓦会议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同时也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是新中国外交务实的鲜明体现。故选A项。]5.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D项符合题意。]6.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道:“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今天周恩来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此次会议()A.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威胁B.凸显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C.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B[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可知,此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A项“消除……军事威胁”与史实不符,后来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朝鲜问题并没有得到和平解决,C项错误;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D项错误。][等级过关练]7.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手下。”这表明()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B[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可知B项正确;A、D两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故排除;C项说法具有片面性,故排除。]8.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B[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带有意识形态色彩,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体现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精神,而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实践,B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C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美还处于对抗中,D项错误。]9.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1919年初,北洋政府向巴黎和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国签订协议,英美等国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材料三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中国废除“外人在华特权”的结果。分析1943年英美等国在华治外法权被废除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的方针、政策。(4)综上,概括以上材料所贯穿的主题。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一的中心思想即可,注意关键信息“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结果”可联系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答;联系抗日战争分析1943年英美等国在华治外法权被废除的主要原因。第(3)问,主要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注意是“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方针和政策。第(4)问,综合三则材料,抓住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进行概括。答案:(1)主张: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结果:中国外交努力失败。原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3)方针、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国两制”。(4)主题:外争国权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中国历史的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