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15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新华社电:“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材料表明()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5号”发射成功C[材料“空间技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说明是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巨大影响,C项正确。]2.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和“东方魔稻”,这是因为()A.它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它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C[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更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故选C项。]3.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成为继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在()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B[袁隆平是著名的水稻专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农业科技领域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4.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编制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B[1988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56年我国出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所以此题选B项。]5.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D.“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C[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选C项。]6.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实施15年,在多个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方向,共资助项目近5200余项,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这说明()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周期缩短C.中国政府追求科技建设高速度D.综合国力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A[“863计划”是高科技发展计划,其创造产值、产生经济效益,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下列科技成就中,标志着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D.“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D[2003年“神舟5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成为居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航天大国,故D项正确。]8.“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流下了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21世纪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受鼓舞C[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银河”“神机妙算”。A、B两项把“银河”定位于航天领域不正确;1983年,我国第一台命名为“银河”的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正式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C项正确;D项中“21世纪”这一时间错误。]9.近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经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慑,奉朝贡,则是书之刻,其功岂浅鲜哉!——李善兰、艾约瑟《重学》(序言)材料二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毛泽东强调,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研制原子弹,当时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会议正式决定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研制原子弹。——《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系列专稿之十一材料三为了卫星研制、发射的顺利进行,1967年1月24日,中央军委专门对东风基地下达了关于“不搞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坚持正面教育”的指示。中科院卫星研制科研队伍、试验基地、科研设施以及工厂,一起转交给国防部门,类似实行军管。——节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年10月9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善兰的救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出台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的原因和条件。(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研制卫星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中即可概括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直接抓住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即可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1955年”新中国面临的国际背景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利的国内外条件,如国家主权独立、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等角度来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三的最后一句话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要结合中央军委、科学院等国家机构对卫星研制工作的重视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回答。[答案](1)主张:学习西方数学技术以达“科技救国”。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原因,打破美苏两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增强国防力量。条件:新中国的成立;中苏结盟;党中央对核科技的重视。(3)举措;国防部对卫星研制进行军管。原因:“两弹一星”决策的战略地位没有因“文化大革命”而发生动摇;科研工作者的顽强努力;广大人民、科技工作者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抵制。[能力提升练]1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这说明()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B[从材料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及所学知识可知,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1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折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A[本题可用排除法。B项与史实不符,“两弹一星”成果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C项“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培育成功的。]12.据新华社电:“‘神舟6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C[材料中“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强调了航天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项正确,但不能说明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故D项错误。]13.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变化主要反映出()1960年1980年1985年1988年科研经费22.753.38393基建经费11.111.31825总额33.864.6102118A.经济建设规模的萎缩B.科研浪费现象日益严重C.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D.财政拨款的使用率不高C[材料提供的是关于科研中基建支出的数据,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经济建设,而且数据是在缓慢增长的,不是萎缩,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出是否浪费,故B项错误;从1960年开始到1988年,科学研究中的基建支出逐渐增加,体现了国家在逐步改善科学研究的硬件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没有涉及使用率的问题,故D项错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4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场发的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材料二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武器的有关资料项目国别首次核试验年代试验次数备注美国19451032—苏(俄)1949715—英国195245不包括1962年以后与美国共同试验次数法国1960210—中国196445—材料三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3)我国是如何利用核能的?结合材料三说说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归纳。第(2)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能力。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进行分析、归纳。[答案](1)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2)起步晚,试验总次数少,独立进行。(3)核能主要用于发电造福人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影响:科技发展既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