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精心校对版本人教必修四第7课《声声慢》说课稿程林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说课的内容由六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篇目,二是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环节,六说教学课件。第一部分:说教材篇目《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唯一一个宋词单元。单元说明要求教学时反复吟咏体会声律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本单元选编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两篇都为略读课文。《声声慢》写于南渡后,抒发了丢家亡国之痛和孤苦无依之悲。这不仅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开头七组叠词造句新警,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后文用几组意象逐层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最后哀叹“怎一个愁字了得!”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读者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强调“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从编者的角度看,整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有三个:1、词的常识的教学,并大致理清词的发展脉络。2、引导学生欣赏宋词,把握词的内容与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诵读,并借此体会诗人情感。鉴于学生已学习了七首词的情况,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能力:①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南渡后的生活,理解词人为何生愁;②学会品味语言,解读意象,揣摩凄惨哀伤的情感。过程与方法:①先直觉感知,再深入探究,后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循序渐进;②在诵读中体会,在赏析后诵读;③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营造情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深深理解与同情遭遇坎坷的女词人。第三部分: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如下:1、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本课教学以诵读为线索,串起对内容、意象和情感的品味与赏析。2、诗歌作品的核心在于意象和意境的创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品味情感。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第四部分: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诵读法。诵读贯穿教学,感知内容,品味意境,体味感情。2、情境法。女词人颠沛流离,身世悲惨,《声声慢》字字生愁,愁绪浓稠。借助多媒体营造情境,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3、比较法。借有相同意象的诗句,体会揣摩意象特点。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鼓励学生讨论探究解决重难点。要求学生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积极讨论探究“淡酒”“雁”“黄花”“梧桐”等意象问题。另外反复朗读,可以化晦涩艰深为清晰明朗,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从而感染学生,使他们进一步接受美的熏陶。所以朗读法是本课的第二种学法。第五部分:说教学环节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精心校对版本一、激情导入因为在教学《醉花阴》时,李清照南渡前的生活学生已经知晓了。所以本节课的导入要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为了能营造教学氛围,激发情感体验,我采用激情导入。假若生命四季如春,没有疾风,没有残雪,阳光明媚,百花芬芳,那该多好呀!可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唉,人生无常呀!设若股股寒流突然袭卷繁花翠叶,生命又何以堪呢?南唐后主李煜哀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若是灾难的爪子突然掐住一个幸福女子的咽喉,那是何等残忍!又若是这个女子因此而漂泊憔悴,无依无靠,白发苍苍仍茕茕独立,那又是何等悲苦呀!二、诵读感知。以朗诵为起点,借助音频、图像等资料在朗诵中初步感知内容感受情感。通过个读——感知——范读或自由读——个读——齐读流程,学生感受声律美,熟悉内容,体味情感。多媒体营造了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一下几点:1、注意字音和停顿;2、思考词眼是什么。其目的是明确情感基调,为下次诵读做准备;3、注意韵脚发音特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4、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感受哀婉凄凉的情愫。三、品读诗歌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起着引领作用。在我的引导下,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应该愁上眉头了。此时我引导学生从怎样入愁、怎样写愁、为何生愁三个方面来品读这首词。(一)怎样入愁1、起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四句劈空而来,十四个叠字反映了心中如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可谓“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愁惨凄厉的氛围呢?我做了以下尝试:①句序能否这样改动: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②句子能否这样精简:寻觅,冷清,凄惨戚。③出示名家唐圭璋评论。④集体朗诵感悟。设计的意图就是借比较分析,理解内容;借集体诵读,体会凄美,让学生初步掌握品味语言欣赏诗词的方法。课件不仅简介明了地展现了诗句蕴含的内容,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这样表达的作用。(二)怎样写愁“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乍暖还寒”到“到黄昏、点点滴滴”,虽为描景,实为抒情。如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景后有情呢?在诗歌鉴赏中,想象和联想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想象和联想,诗就失去了生命。我点拨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作者所见所感。这样学生就能初步感受到景物背后浓浓的情意了!那么这些染有主观色彩的景物究竟含有哪些情感呢?如何让学生准确地分析品味景中之情呢?意象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情。《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淡酒、孤雁、黄花、梧桐自己最有感触的意象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学习的诗歌不多,对某一种意象的内涵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应发挥教学的主导性,启发他们回忆以前学过有关这些意象的诗句,体会这些意象常赋予的情感,再结合本文诗句运用比较法思考。我精心挑选了代表性的诗句,用幻灯片将相同意象的诗句结合到一起,有利于细致比较和深入分析!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精心校对版本综上分析,学生不难理解此词字字显愁,句句溢愁。我顺势引导学生总结愁绪的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此处总结既考察了学生听课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艺术不仅需要分析,更需要朗诵体会其魅力!所以结尾饱满感情的集体朗诵,很有必要!(三)为何生愁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心愁,梧桐凋残,所感所闻所见,无往而非使人伤心之事。那么词人为何愁绪满肠呢?深情的疑问定能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对作品的影响评价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为了能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晚年生活,更准确地理解心生何愁,更深刻地体味悲戚,我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配乐深情叙述女词人南渡后凄苦悲凉的生活!1126年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开封。第二年宋高宗匆匆南逃,偏安一隅。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失家之后46岁的李清照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第一大磨难就是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每每夜幕降临停顿歇息时,无言的思念爬上心头,整夜难眠。第二大磨难是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46岁的她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一孤寡妇人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从建康到温州、衢州、越州和杭州,就这样苦苦地支撑着。然而两千卷金石拓片和几大箱文物书籍还是被洗劫一空。孤苦伶仃的她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像祥林嫂一样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读完之后学生自然能总结归纳出愁是亡国之愁、孀居之愁、孤寂之愁。教师可以诗意地补充:天上人间痛各半,美满姻缘悲难全。半壁江山伤沦陷,偏安一隅恨用奸。形影相吊苦孀晚,漫漫余生愁难捱。最后教师播放音频材料,集体配乐朗诵,让氛围达到极致!如果说前两个环节是分析作品,那么这一个环节是感悟人生。新课程说明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阅读教学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氛围下被作品打动了,被词人感动了。每个人心头也似乎有一团愁绪,挥之不去!四、课外探究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比较阅读《一剪梅》的“愁”,思考两种“愁”是否相同。二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李清照的诗歌中,还有许多这样生动描写愁得诗句。查阅书籍,读读背背,欣赏体会。两个问题的设置既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得法课内,得益课外。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不仅仅是一节诗歌赏析课,更是一节心灵交流课。我仍以优美的语言文字、精彩的人物评论激情作结,让人感叹不已!“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精心校对版本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六、板书设计这节课以愁展开以愁结束,让人生叹。结合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板书简洁性、艺术性,我将板书设计成第六部分:说教学课件多媒体技术是教学辅助技术。好的教学课件既要与课文内容一致,又要突出多媒体的优势。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课件:一是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代表性的诗句又有详细的人物生平,紧扣教学,促进教学;二是画面典雅深沉,音乐哀戚,围绕课文营造氛围;三是版面整齐划一,色调一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审美力;四是课件导航清晰,操作方便,有利于目标进程的明确和播放的稳定和快捷。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评委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