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测评(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说:“秦无尺士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B[材料中秦不实行分封制,避免了战乱的发生,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选B。]2.据记载,秦王嬴政分天下为36郡,后又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全国共40郡。下列关于秦新增“四郡”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设立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前②对该地区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③地理上处于“西南夷”地区④是该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B[秦新增“四郡”设立于秦统一六国之后,故①错误;郡县制下对该地区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故②正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地理上位于东南,故③错误;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材料中四郡即为秦时初设,乃为归入中央管辖的开端,故④正确;因此B项符合题意。]3.白居易在《七德舞》中说:“××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白居易所指的人物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C[由材料“举义兵”“定两京”“二十有九即帝位”等关键信息不难判断出此人为唐太宗李世民,故选C项。]4.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而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些看法表明唐太宗()A.认识到君与民同等重要B.认识到知人善任的重要性C.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D[从材料中的“民,水也”“国依于民”可以看出,唐太宗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B项与材料无关;A、C两项说法均不符合实际。]5.据史书记载,“贞观六年(632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此事说明唐太宗()A.比较重视吏治的清廉B.没能注重维护官吏的形象C.注意满足臣下的实际需求D.注意反腐,官民一视同仁A[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从材料中的“麸数石”可知陈万福贪污额较小,但“令自负出以耻之”又表现出唐太宗对他的惩罚,故A项最符合题意。]6.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C[贞观年间,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清明,经济迅速发展。“行旅不赍粮”等则有点过分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①②③正确,④叙述错误,故选C项。]7.康熙帝和吴三桂斗智斗勇的故事曲折、艰难,至今在民间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从清朝初期国内的局势看应当属于()A.满汉民族间矛盾B.清王朝与明王朝残余势力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应当属于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8.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的两次抗击沙俄侵略自卫反击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B[康熙帝抗击沙俄的地点是雅克萨,故②正确,本题选B项。]9.下列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平定三藩之乱②统一台湾③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④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①平定三藩之乱是在1673-1681年;②统一台湾是在1683年;③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是在1690年;④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在1689年。故选C项。]10.“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传统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此后清朝很快衰落。它给今人留下的最深刻历史教训是,为政者应()A.勤于政事,善始善终B.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经济C.选贤任能,惩治贪污腐败D.顺应时代潮流,避免虚骄自大D[“康乾盛世”是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但是由于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了与外界联系的中断。逐渐衰落下来,造成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吸取的教训要顺应时代潮流,避免虚骄自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14分,第12题26分,共4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统一以后,李世民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名士,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政治顾问。材料二(唐太宗)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旧唐书》材料三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矣!”——《资治通鉴》材料四(唐)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的用人特点。(3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唐太宗在位时所选用的贤臣。(3分)(3)材料四中的“长策”是什么?其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4)唐太宗的用人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材料中“收罗四方名士”“咸尽其才”“从善如流”“择贤人而用之”等信息。第(2)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回答第(3)问的关键是理解“英雄尽白头”的原因。第(4)问可以从对唐太宗本人及对国家社会等角度归纳。[答案](1)范围广泛;因人而异,各用其长;任人唯贤;方式多样。(2)魏徵、房玄龄、杜如晦。(3)“长策”:科举制。指导思想:文德治国,崇儒尊孔。(4)取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登基成功;使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出现“贞观之治”;推动封建文化进一步发展。1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毛泽东诗词选》时,就《沁园春·雪》的下半阕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1)小张问:“秦王嬴政雄才大略,运筹帷幄,挥师东进,统一六国。他究竟采取了怎样的统一方略呢?”请你简要回答小张的问题。(4分)(2)小陈说:“我知道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请你简要回答小陈的问题。(4分)(3)小张说:“除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之外,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其他有作为的皇帝,如那位对自己讲学习,对朝政讲勤慎,对西学讲吸纳,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抗击沙俄的皇帝。”小张所说的这位皇帝是谁?(3分)(4)小明说:“大家刚才提到了中国古代三位帝王的功绩,他们在巩固统一、治理边疆方面各有成效。”请你分别举例说明。(15分)[答案](1)远交近攻、分化瓦解、集中力量、各个击破、选准时机进行决战的战略方针。(2)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等。(3)清康熙帝。(4)秦始皇: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后,增设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使秦的疆域“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南海,北及长城内外”,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唐太宗: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进行管理;实行和亲政策,促进民族融合;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为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与蒙古首领会盟,组织收复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