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 人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程标准素养解读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时空观念:以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及其先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为时空线索,总结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时空特征。唯物史观:通过学习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形成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一、国门洞开1.背景(1)国际: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国内: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2.过程(1)鸦片战争①概况: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③列强取得的特权:美、法等国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等特权。④影响: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中日甲午战争①概况: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②《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概况: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等国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②《辛丑条约》的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③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列强侵华影响(1)军事上①列强烧杀抢掠,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②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③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2)政治上: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3)经济上①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②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背景(1)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国内:《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过程(1)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①三国干涉还辽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俄国据此取得了军舰在胶州湾停泊的特权。②1897年,德国派军占领胶州湾。12月,俄国占领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①背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战后,美国为满足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②内容: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前提下,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以便美国能够“利益均沾”。③影响:“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史料(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解读]画线部分信息说明禁烟运动并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思考]根据史料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南京条约》中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这一点?【提示】目的: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说明:协定关税。2.鸦片战争的结果史料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解读]“英国的大炮”指发动鸦片战争。[思考]“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的时候,英国是怎样的历史状况?上海是如何开始“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提示】状况: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接触: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1.政治上(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居于主导地位。(3)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封建反侵略,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2.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另一方面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创造了条件。一、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时间国际形势侵华特点侵华史实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经济侵略与武装侵略相结合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放多处通商口岸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瓜分中国三国干涉还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共同宰割中国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华治华”《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二、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打开了大门,它是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3.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极为沉重的枷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帝国主义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酷地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同时,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2.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条款是()A.协定关税B.割香港岛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B[割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故选B项。]2.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B.维护了中国海关的权威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本题中的条约内容为《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实际上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这不是假作公允,更不是对中国的让步,该条约是要操控中国海关而不是维护,故A、B、C三项均错误。]3.梁启超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从题干材料“台湾既割”可知描述的是《马关条约》,故选C项。]4.作为“瓜分狂潮”开端事件“三国干涉还辽”,其中“三国”是指()A.美英法B.俄英法C.俄日法D.俄德法D[《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故选D项。]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英军统帅巴夏礼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解。然后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牟世安《鸦片战争》材料二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态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日甲午战争对国人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得出国人态度比较冷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说明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清王朝家天下、专制腐败有一定的关联。第(2)问根据材料二“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说明中日甲午战争唤起了国人的民族意识,纷纷展开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运动。答案:(1)态度:漠然。原因:专制政府的腐败,国人民族意识的淡薄。(2)影响:唤醒民族意识,开始救亡图存运动。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