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全国卷Ⅲ)如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解析:1953年,国家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再结合年画名称《数他劳动强》可知,当时年画成为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形式,故D项正确。年画《数他劳动强》是风俗画,不是文人画,故A项错误。1953年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因而年画所描绘的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故C项错误。答案:D2.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①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②图一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③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④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从图一可以看出时间为中国近代,中国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遭受严重的外来侵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中国的重工业,严重阻碍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故中国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故①正确。中国近代占中国社会经济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②错误。从图二可以看出时间为1952~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此期间,重工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重工业发展迅速,故③正确。“一五”计划只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故④错误。故选C项。答案:C3.(2019·辽宁本溪一中月考)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解析:材料中的主旨是国家当时由于物资供应比较紧张,实行粮食凭票供应,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说法正确;A项属于原因,C项属于现象层面的内容,不是实质问题,故错误;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故错误。答案:B4.(2018·湖南郴州市质检)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必须在各个地方注意培养熟悉当地的情况、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本地干部。这些论述的提出是由于()A.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已经完成B.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在全国展开C.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在全国逐步实施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解析:联系材料中的“中共八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召开,邓小平对干部的技术和专业素养、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提出了要求,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好铺垫,B项正确;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新中国成立后,转移完成,A项错误;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C项“即将”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实行的,与中共八大没有直接关联,D项错误。答案:B5.“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这一段材料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解析:从材料中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集体生活”等可判断,这一段材料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6.(2018·山东省威海市模拟)据统计,建国初期某年全国职工提出53万多件发明、技术改革和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有23万多件,仅其中6万多件全年就节约和创造价值9000多万元,还涌现出大批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这反映了()A.近代以来我国工业和科研基础的落后B.工业化进程中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C.“大跃进”运动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D.“双百”方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近代”与材料强调的“建国初期”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全国职工”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出谋献策,做出很大的贡献,故B项正确;“大跃进”运动是“左”倾思想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科研人员”与“全国职工”不符,排除D项。答案:B7.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大跃进”运动D.三大改造运动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C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通过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与材料无关,排除A、D两项;土地改革运动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所以选C项。答案:C8.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根据所学知识,只有D项符合这一时间,故选D项。答案:D9.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这说明()A.这两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B.“文革”影响了经济发展C.“大跃进”造成的后果D.当时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解析:短时间内的经济发展下降应该是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关。A项不符合史实;“大跃进”的时间是1958年,排除C项;D项是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排除;由于“文革”时期受“全面夺权”的影响,全国经济发展陷于混乱状态,故答案选B项。答案:B10.(2019·福建华安一中月考)下面是1957年和1961年我国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开始恶化B.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C.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D.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解析: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所以1961年生活资料进口比例较大,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从时间上可以排除C项;这种变化是由经济的现实状况带来的,不是由政府政策调整所导致,排除D项。答案:B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收集新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时,收集到了“三落两起”“濒临崩溃边缘”“有所发展”等词汇。这些词汇所评论的我国经济发展时期是()A.“一五”建设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十年C.“文革”十年D.“文革”结束以来解析:1967~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受到“全面夺权”的破坏而急剧恶化,出现倒退,濒临崩溃边缘;由于周恩来的整顿,1973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1974年因“批林批孔”运动的严重冲击,国民经济再度出现困难局面;1975年邓小平进行整顿工作,国民经济再次恢复;由于“四人帮”的阻挠,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国民经济再次陷入低谷。答案:C12.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出现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农轻重比例失调B.计划经济体制C.人民消费水平低D.人民公社体制解析:解读题意,从“实行全省一价”和“政府统购统销”可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故B项正确;A、C两项不会导致“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错误;D项是在农村实行的平均主义体制,与题意不符。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材料二: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年份1957196019621965钢产量53518666671223粮食产量390028703200389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中的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等信息和材料语气可作判断。第二小问迁移所学知识解答即可。第(2)问,关键是要细致观察解读材料中数据变化,然后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第(3)问,抓住“物质技术基础”“骨干力量……工作经验”等信息概括即可。答案:(1)心态:乐观自信;急于求成。主要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缺乏建设经验。(2)主要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3)历史作用:奠定物质基础;培养骨干力量;积累建设经验;提供深刻教训。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铁路事故惊人,去年一年发生行车重大事故755件,比事故最少的1964年的88件增加好多倍。这中间有许多是责任事故,包括机车车辆维修方面的责任事故。这说明没有章程了,也没有纪律了。现在有些规章制度要重申。值班不许喝酒,这是历来的规矩,现在也不严格执行了。喝醉了酒扳错道岔,就会造成火车相撞的重大事故。所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恢复和健全,组织性纪律性一定要加强。这个问题不光是在铁道部门存在,其他地方和部门也同样存在。——《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材料二:各级党委狠抓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克服资产阶级派性,落实党的政策。大家讲路线,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有力地促进了安定团结,发展了大好形势。上半年全国客货运输列车的正点率逐步上升,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支援农业、支援钢铁生产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重点物资的运输任务都完成得很好。全国20个铁路局中,有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锦州、北京、太原、柳州、成都、西安和乌鲁木齐等10个局,做到了时间过半,完成全年任务过半。——《全国铁路一九七五年上半年货运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情况?(10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