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时空观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以及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1914)、《欧洲列强的海外领地》(1914)为时空线索,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连接为一体的时空特征。2.唯物史观:通过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表现的史实,体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关系的调整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点一电气时代的来临1.条件(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2)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资金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4)科技因素: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2.发源地与中心:美国和德国。3.成就(1)电的发明与应用①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发电机。②爱迪生发明电灯、改进电话、发明留声机等。③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2)钢铁工业的发展:钢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3)新兴产业的兴起:近代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4)传统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4.影响(1)生产力方面: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生产关系方面①垄断组织: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②公司制: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③股票交易: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出现“巨型企业”。[概念阐释]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知识点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2)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经济实力的上升,拉大了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4)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2.特点: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3.美国的扩张(1)美洲体系的建立①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干涉。②1889年,美国成立了“泛美同盟”,此后美国一步步把拉丁美洲变成了自己的“后院”。③19世纪90年代,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海权论”。④1898年,美国发动了美西战争,夺得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古巴也沦为美国的保护国。⑤20世纪初,美国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2)提出新殖民主义①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②1899年针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提出“自由贸易”原则,次年又重申“公平贸易”原则,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易错提醒]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争夺,实际上是对世界殖民地的一次重新分配,是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知识点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2.形成(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3)框架:资本主义市场。(4)主要内容: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3.评价(1)积极性①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使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③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2)消极性①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最终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②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导致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军事对抗和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史料一在欧美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①。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②。——据《世界文明史》史料二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③。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美国创新史》史料三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④,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据李庆余等《美国现代化道路》[解读](1)史料一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①处信息说明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科技革命。②处信息表明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2)史料二表明流水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美国出现福特“创新”与当时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③处信息表明流水线使福特汽车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3)史料三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居住方面的革命,使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④处信息说明汽车的普及“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欧美现代化历程的主要特点。(2)根据史料二、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并简述其影响。【提示】(1)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引发了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2)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汽车产量增加、价格下降,使更多人能够拥有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研成果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3)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命。(5)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6)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史料一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陆路、海路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①,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据李其荣《世界通史》史料二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②。——[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解读](1)史料一指出了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①处信息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有商品交换、殖民掠夺、资本输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等。(2)史料二说明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联系在一起。②处信息说明当时世界市场主要以欧洲为中心进行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优势。[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2)根据史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特点,并分析促成此特点形成的历史条件。【提示】(1)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国际贸易、殖民掠夺、资本输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事业的发展。(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欧洲掠夺海外原材料的同时,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条件: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殖民扩张及两次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基本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所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进步。(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1.不同点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发明创造者多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成果多数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多数是科研产物,量多质高开展国家最初只限于英国,后来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一开始就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产业部门始于棉纺织业,后来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以重工业和电力行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作用2.相同点(1)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2)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3)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4)都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电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3.资本主义列强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暴力,把世界连接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1.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是()ABCDC[“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是指使电成为一种实际可用的能源,“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应指电灯的发明和应用,该项发明属于爱迪生,故选C项。]2.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发明是()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B.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A[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在于发电机的发明,故选A项;B、C两项属于对电能的应用;D项使石油成为新的能源。]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A.垄断组织出现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C.化学工业建立D.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B[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工业生产结构”。A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故排除;C、D两项是新兴产业,包含在B项当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成为主要生产部门,故选B项。]4.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A.手工工场B.机器工厂C.股份公司D.垄断组织D[根据材料“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可知,这种经济现象指垄断,垄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尤其是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故选D项。]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