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A.“守夜人”B.“中间道路”C.“大管家”D.“甩手掌柜”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美、英等国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中间道路”,故B项正确;A、D两项指自由放任政策;C项指国家干预经济,故A、C、D三项排除,选B项。答案:B2.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解析:材料中的“社会保障、劳工法”等都是在罗斯福新政中建立起来的,艾森豪威尔的话表明这些措施已深入人心,这表明艾森豪威尔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故选A。答案:A3.(2018·山东临沂市二模)里根1980年2月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时曾经感慨地说:“如今的美国却产生了信任和信心危机,失去了朋友和敌人的尊重,这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A.美国经济衰退B.美苏争霸处于守势C.欧盟日本崛起D.不结盟运动兴起解析: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980年可以得知,里根总统所说的这句话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衰退而言的,所以本题选择A项;B项与史实不符,西欧日本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是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B、C、D三项均排除。答案:A4.“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推行私有化③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④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滞胀”压力,凯恩斯主义无法克服危机,西方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将国有企业出售,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故①②③正确;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是在战后初期,故④不正确,故A项正确。答案:A5.(2018·江苏渔沟中学阶段检测)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下表反映出()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07.0%38.0%55.0%19802.5%33.4%64.1%20061.0%20.0%79.0%A.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均衡B.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D.新科技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解析:从材料可知,美国的第一、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例上升,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生产力提高的结果,D正确;表中美国各产业的结构是生产力进步的体现,A错误;材料中没有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对比,B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比例,而不是数值下降,C错误。综上所述,选D。答案:D6.下图是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水平曲线图。D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A.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刺激经济回升C.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的出现D.大力推进国有化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A;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到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排除B;1993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他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同时推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C项正确;大力推行国有化是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措施之一,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答案:C7.(2019·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解析:本题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经济发展为切入点,考查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法国经济陷入滞胀,但密特朗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只会加剧经济的恶化,故A项正确。答案:A8.关于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运行模式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府保障市场,市场引导企业B.将市场的自由竞争与社会公平相结合C.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D.主张个性自由、讲究效率和社会公正解析:联邦德国建立了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C项是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运行模式,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8分)9.(2017·天津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1)材料一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8分)(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4分)答案:(1)经济发展概况:经济高速增长。理论:凯恩斯主义。内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2)不同: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理由: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3)认识: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因此,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