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达标检测1(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达标检测(一)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0年9月21日推出的静像电影《真相·二》为我们揭示了一战的根源,你认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激化了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D项没有依据,可以排除,A、C两项均由B项决定。答案:B2.190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当他到达巴黎时,法国群众面带愠色,有的人甚至喊出反英的口号。但他毫不在意,到处发表演说,宣称两国友好在他心目中“常居首要地位”。英王“毫不在意”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与法国的矛盾,寻求与法国和解B.巩固英法两国签订的英法协约C.弘扬英法两国的传统友谊D.消除英法在争夺世界霸权方面的矛盾解析:英法协约签署于1904年,与题干“1903年”不符,B项可排除;C项所指内容与题干内容明显矛盾;20世纪初,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是德国,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3.下图是一战之前反映欧洲军备竞赛的漫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中的“项庄”和“沛公”分别是()A.美国与英国B.德国与英国C.英国与法国D.法国与俄国解析:根据图中挥舞着的德意志帝国旗帜可知“项庄”为德国。一战前夕,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德国为了争夺殖民地,疯狂扩军备战,同英国矛盾不断加深,故这里的“沛公”为英国。答案:B4.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指()A.《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B.《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的签署C.《英俄协约》的签订D.萨拉热窝事件解析:本题考查一战的导火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萨拉热窝事件。答案:D5.1916年,德国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凡尔登战役。这次战役是一战中()A.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C.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D.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解析: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马恩河战役,故A项错误;凡尔登战役使德军战略进攻失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具有决定意义,故B项正确;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是英国发动的索姆河战役,故C项错误;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是日德兰海战,故D项错误。答案:B6.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符合以上论述的典型战例为()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解析: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发生在法国境内马恩河地区的一次重要战役,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在西线“速决战略”的战略破产,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一战中英国出动了新式作战武器飞机和坦克,极大地扭转了战争的格局,同时也直接改变了战争的根本模式,即由陆战走向空战和海战,其中索姆河战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日德兰海战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7.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解析:“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并不是材料中主要评价的信息,故A项错误;中国参加一战是形势的需要,并不是政府的错误决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的信息说明对中国参战给予了高度评价,显然是提高了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中国参战对一战进程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C8.如果1914年以100计,1916年美国对英、法、俄的输出则为389.7,达32亿美元;同期美国对德、奥、匈等盟国输出为0.68,为115.9万美元。上述情况说明在参战前美国()①放弃中立主义政策②奉行国家利益优先战略③已倾向协约国④综合国力世界第一A.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1916年,一战早已进入白热化。英法俄是协约国,美国对他们的输出远远超过了对同盟国的输出,说明美国参战之前已经站在了协约国这一边,未参战的美国依然号称中立,故①错误;美国出于自己国家利益考虑才会倾向于协约国,故②正确;数据可见③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当时美国综合国力世界第一,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9.《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A.1907年《英俄协约》B.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C.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定D.1904年《英法协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条约放弃了部分领土和主权,最重要的是“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联系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史实可知,符合1918年苏俄与同盟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答案:B10.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参战、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使协约国阵营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改变了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答案:D11.1916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联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指萨拉热窝事件引发战争,故①正确;“意大利之中立”指意大利先前中立,后来参加协约国作战,故②正确;“俄人与焉,德人与焉……”表明一战参战国之多及范围之广,故④正确。土耳其在一战期间参加的是同盟国,排除③。答案:C12.“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潘尼卡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限在欧洲国家范围内进行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D.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注意题干的立足点是“亚洲人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因此才可以说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答案:B13.小明和爷爷在看关于一战的影片《西线无战事》时,爷爷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小明说:“不一定。”下列关于他们两人观点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爷爷的观点是站在战争全局上来说的B.小明是站在塞尔维亚人为民族独立而战的角度说的C.一战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是一样的D.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决定了一战是正义战争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的斗争虽是民族解放的正义斗争,但不能改变一战的性质。答案:D14.有人说,一战摧毁了一个旧世界,催生了一个新世界。这里的“新”不包括()A.出现了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B.英、法、美等战胜国经济迅速发展C.亚、非、拉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D.西欧衰落,美日崛起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均是一战的影响,而B项中英法等欧洲国家作为一战的主战场,损失惨重,因此表述有误,符合题意。答案:B15.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政治影响是()A.社会主义苏俄的建立B.欧洲霸权发生严重动摇C.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D.战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解析:注意题目问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政治影响”,从人类政治文明史观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政治影响,即产生了社会主义制度,A与题意相符。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一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在英国)打通世界边边角角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削弱。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1)据材料,概括一战爆发的原因。(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格雷为什么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6分)解析:第(1)题,材料提及经济全球化,从经济角度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力量发生很大变化;从英国角度来看,英国主导力量下降,各国相继争夺霸权。第(2)题,“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说明一战对欧洲产生了较坏的影响,具体来看:政治上秩序混乱,经济上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地位上霸权受到挑战,逐渐失去中心地位。答案:(1)原因: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力量对比变化;英国全球领导地位削弱,世界秩序逐渐混乱。(2)说明:战争使欧洲的政治秩序走向混乱;战争阻碍了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欧洲相对衰落,逐渐失去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控制力。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百万吨)1914年9月15日1917年生铁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16255015钢16255816煤346355851340材料二一战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到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的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关键因素。(4分)(2)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一表格很容易得出结论,即优势从同盟国集团转向协约国集团;第二小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应注意美国的参战,其中注意表格所给的时间“1917”。第(2)题,由“涉及到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的国家”可以想到,一批传统强国垮台,有利于新兴国家崛起;由“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可以想到,大量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灾难;由“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可以得出严重破坏了世界经济。答案:(1)变化:协约国由初期的劣势变为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