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达标检测4(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达标检测(四)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夺取霸权B.美国极力遏制苏联,苏联与美国相抗衡C.美、苏在处置法西斯态度上都一致D.苏联要争当霸主,但战后重建依靠美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但苏联可与之抗衡,因而形成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极格局。A、C、D三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2.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到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过程。其标志是()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出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主要是靠美苏两个大国的推动,建立在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B项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C项是冷战开始的标志,D项是冷战最终形成的标志。答案: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A.都成为超级大国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D.军事实力接近解析:“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即不会发生热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此可排除C项;A项与题干意思无关,D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答案:B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B.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C.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国抗衡D.苏联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演变的最大特点是美苏两极格局逐步形成,其他三项都是这一特点的具体成因。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5.下图为丘吉尔的画像。下列事件与之有关并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参加反法西斯战争B.铁幕演说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解析: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直接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A项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不是直接因果关系;C、D两项是变化的结果。答案:B6.“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钞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A.进行反共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实施军事上的援助解析:材料体现了美国要用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遏制共产主义,而不是依靠武力。A、C、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答案:B7.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A.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C.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击败后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解析:杜鲁门把苏联称为“共产主义暴君”,带有明显的敌视,体现出受当时意识形态对立的影响,B项为正确选项。A、D两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体现;C项与所学史实不符。答案:B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下()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B.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C.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解析:该条约指的是《华沙条约》,据此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的局面。答案:B9.有人形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格局时说:“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却归于无效。”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联合国成立之初曾经被美国控制和操纵B.一段时间内联合国没有实行大国一致原则C.导致联合国在最初的十多年中无法采取维和行动D.中苏两国一度被排斥于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解析:联合国成立之初,处于美国的控制和操纵下,留下过沉痛的教训,美国操纵联大通过一些与联合国宗旨不相符的决议。B、C、D三项与史实不符。答案:A10.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抱怨联合国内存在“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不能说明()A.联合国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B.第三世界开始崛起C.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D.美国准备退出联合国解析:正确理解材料,材料中并没有美国退出联合国的信息。答案:D11.读下面两幅图片,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A.反对战争、珍爱和平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反对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D.加强国际合作,共谋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两幅图片中都有和平鸽的形象,反映的是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主题。B、C、D三项图片信息无法反映。答案:A12.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而提出的一套战略是()A.巩固战争胜利果实B.实现联华遏美政策C.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D.独霸世界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希望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答案:C13.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一文,表达尼克松主义的主张。尼克松主义与杜鲁门政策的不同是()A.强硬政策B.对苏“缓和”政策C.全面收缩D.争夺的重点在欧洲解析: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鉴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被迫改变对外政策,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这与对苏联强硬的杜鲁门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美对苏缓和不等于美国放弃争霸,故C项错误,D项是共同点。答案:B14.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苏开始缓和谈判。1968年美苏参与签订《核不扩散条约》,1972年美苏开始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79年美苏进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87年美苏签订了《中导条约》。上述材料说明()A.两极下的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B.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两极争霸C.世界向多极均势转变日益明显D.核战争的威胁推动美苏走向妥协解析:结合时间以及材料涉及的国家来看,当时依然处于两极格局之下,其平衡状态尚未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两极争霸,谈判国家主要是美苏两国,故B项错误;多极均势意指多个力量中心发展,处于基本平衡状态,而当时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属于超级大国,故C项错误;从材料来看,主要涉及美苏两国在核武器方面的谈判,表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均有毁灭对方的力量,进而在核战争的危险下进行谈判妥协,故D项正确。答案:D1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①两极格局逐步解体②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所以①符合史实;②不符合多极化趋势的表述;两极格局结束后,多极化格局是一种发展的趋势,还没有形成一种较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故③不正确;④叙述符合史实。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从1948年下半年起,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美国重新调整了它的远东战略,以日本代替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府,迅速地改变了它的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复兴经济,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1)据材料简要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何不同。(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6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说明概括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的不同。第(2)题,根据材料“……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冷战、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战后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等角度评析。答案:(1)不同:以日本代替蒋介石政府;对日本由制裁转向扶植。(2)评析:由于美苏冷战加剧,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美国中止了对日本的制裁;使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浓厚,导致日本未能真正深刻反省战争责任;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5月,俄罗斯等国签约成立欧亚经济联盟,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由俄罗斯领导的欧亚大陆共同体。美国警惕俄罗斯想要实现欧亚一体化的企图,不愿意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一部分,帮助并公开支持乌克兰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的抗俄行动。乌克兰成为美俄地缘政治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前冷战对手又开始了新对抗。——中国新闻网2014年9月10日报道回顾历史,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20号文件就明确:“鼓励和促使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于苏联的实体;鼓励和促使苏联的东欧卫星国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加强苏联势力范围以外国家的亲美倾向;让美国公众充分了解并认识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使他们支持美国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做好一定程度的军事准备,建立重要的物资储备,当战争一旦无法避免时,立即投入作战,并为全民动员打好基础。”当时,北约就为自己定下了“挡住俄罗斯”的任务。——摘编自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3》材料二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就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之间,如果他们想要达成协议的话,就必须分清:那是你们的势力范围,而这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当时,苏联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摘编自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3》(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决心“挡住俄罗斯”的原因。(3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苏联在东欧建立“势力范围”的主要目的和表现。以史为鉴,你认为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7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NSC20号文件可知,美国在二战后就已经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由材料二可知,苏联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联系冷战的背景,分析题目中的原因,还包括苏联具备了与美国相抗衡的实力,美苏在国家利益等方面的根本对立。第(2)题,第一小问目的,由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可知苏联的目的是保障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第二小问表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扶植东欧的亲苏政权,扶植东德,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第三小问原则,各国特别是美苏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时要树立平等价值观,不能忽视小国的利益,各国之间要加强合作互信,减少错误的判断和不必要的对抗。答案:(1)原因:二战后,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二战后,苏联具备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实力,苏联成为其实现全球战略的障碍;美苏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美苏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2)目的:保障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表现: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支持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扶持亲苏政权;扶植民主德国;组建华沙条约组织。原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克服民族利己主义,树立平等价值观;加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