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PPT课件-人民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复习目标:一、简述改革的背景二、概括改革的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即评价)三、说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知识要点:俄国农奴制概念: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俄国农奴制特点: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阅读课本思考:1、农奴制的存在对19c俄国发展产生什么影响?2、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发展状况如何?为什么?3、面对俄国19世纪中叶的社会现况,俄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①农奴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社会矛盾激化,农奴骚动不断,严重威胁统治②严重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状况:A、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出现使用机器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B、俄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原因:在农奴制下,俄国工业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资产阶级新思潮涌现(1)十二月党人(2)知识分子对国家发展主张基本主张:3、新思潮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守旧派:改革派:激进派:主张自上而下地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分地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宣传资本主义新思想,反对沙皇专制制度,要求废除农奴制阅读课本思考: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1、战败原因:2、影响:其根源是落后的农奴制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纷纷暴动,震撼沙皇统治2)沉重打击俄国人的士气3)亚历山大二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不得不走上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一简述19C中期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落后农奴制存在,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繁,严重威胁沙皇专制统治;2、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了农奴制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3、受西欧社会影响,俄国知识分子宣传资本主义新思想,主张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专制,对沙皇统治造成很大的冲击。4、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进一步激化国内矛盾,改革势在必行--[直接原因]图2、赫尔岑图3克里米亚战争图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19C俄国怎样的社会状况?2、图二中人物对俄国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怎样的变革主张?3、图三战争对俄国影响怎样?4、从三幅图反映的信息,俄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反映了19C中期农奴的悲惨生活和俄国工业发展落后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进一步激化国内矛盾思考:1、改革前社会矛盾焦点是什么?2、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4、为了使改革顺利开展亚历山大二世是怎样酝酿改革?1)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2)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农奴制存废问题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公开化,农民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1、时间:1861年3月2、推动者:2、重要文件:3、内容:4、性质: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2)经济上: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是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三、认识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评价)进步性:1、农民得到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总之废除农奴制,动摇了俄国落后封建生产关系,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了俄国现代化进程。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奴仍受村社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2、掠夺性:农民支付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的地价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且贫瘠和不便耕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总之,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农民根本不相信地主会对他们作出让步…….怀疑他们所作所为都只是维护个人利益,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的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请思考:1、农民是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2、他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结合史实加以说明3、简要评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抱有很大希望,又怀疑改革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如;高价赎买份地、加强村社制度来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改革后重新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四、了解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1、根本原因: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表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增加农村社会分化加剧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成为农业主要成分工业迅速发展1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和扩大的市场2政府制订促进工业发展的方针扶植工业发展3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3、存在的问题: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B、政治方面的变革内容:1、政治体制:措施: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评价:在卫生、教育、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实际权利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2、司法制度:措施:废除按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局限:农村仍旧按照旧制度审理案件3、军事和教育: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制度;鼓励办学,引进西方书籍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A、政治方面的变革目的:C、政治改革的作用:•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到俄国,俄国人看到了与西欧的差距,变革愿望日益强烈•改革后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加快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问题: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观看P102漫画思考:1、“文明火炬”是指什么?“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2、该漫画反映了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3、这一事件涉及哪些领域?政治改革缓慢。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教育等领域是指西欧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制度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五、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教育上: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了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鼓励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思想上: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传入俄国,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解放农奴宣言》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评价(意义)和实质。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1、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2、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新兴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平民知识分子:代表农民利益,形成民粹派,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A.思想主张:局限:B.活动:(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六、改革后俄国的社会矛盾激化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受双重压迫,贫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其不彻底性是新旧矛盾交织的根本原因反对农奴制,痛恨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选进性否认工人阶级的选进性;看不到农民的力量;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对沙皇的暗杀行动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