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代码0608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员工的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AA.相对稀缺程度B.绝对稀缺程度C.力量对比关系D.政府调控程度2.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BA.剥削关系B.雇佣关系C.合作关系D.对抗关系3.三方协商机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AA.国家一级的协商B.产业一级的协商C.地方一级的协商D.企业一级的协商4.对人的行为指向和目标追求具有主导作用的是DA.高级需要B.经济需要C.精神需要D.优势需要5.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C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B.英国1799年《结社法》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6.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AA.社会关系B.经济关系C.财产关系D.人身关系7.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权是经由一定正式程序而赋予某个职位的一种权力,而不是个人的权力,它源于BA.法律规定B.企业产权C.政府授权D.员工让渡8.最能体现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的成本最小化思想的模式是AA.独裁/剥削管理模式B.集权/宽容管理模式C.自主/宽容管理模式D.自主/合作管理模式9.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AA.同行工会B.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C.白领工会D.行业工会10.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BA.管理主义理论B.公共选择理论C.精英理论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11.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的政策是BA.社会保障立法B.最低工资立法C.最长工时规定D.劳动保护立法12.在冲突根本根源中,冲突产生的深层根源仍然是BA.异化的合法化B.客观的利益冲突C.雇佣关系的性质D.劳动合同的性质13.集体行动的最终方式,也是工会最偏爱的方式之一是DA.怠工B.联合抵制C.纠察D.罢工14.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BA.劳务关系B.劳动关系C.人事关系D.劳动行政关系15.下列人员中,属于我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CA.某市公安局民警B.某公办中学的教师C.某乡镇企业职工D.某县妇联主任16.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BA.10%B.20%C.25%D.30%17.根据2007年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有BA.9天B.11天C.13天D.15天18.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权力专属于D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监察机构C.劳动监察机构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19.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C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20.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BA.1倍的工资B.2倍的工资C.3倍的工资D.4倍的工资21.西方工业国家的“员工参与”概念出现于BA.18世纪末B.19世纪初C.19龍#D.20世_22.最为恶劣的雇主不当劳动行为是AA.差别待遇B.黄犬契约C.拒绝集体谈判D.控制干涉工会23.最早颁布的集体合同法律的国家是CA•英国B•美国C.新西兰D.西班牙24.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是DA.协商B.调解r.C.仲裁D.审判25.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多少日内结束CA.15日B.30日C.45日D.60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6.三方协商机制的特点包括ABCA.主体独立B.权利平等C.民主协商D.充分合作E.相互包容27.在行为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与组织中劳动者有关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是ACDA.工业心理学的出现B.泰勒制C.霍桑试验D.社会系统理论E.管理理论的丛林28.邓洛普指出,在劳动关系系统中,构成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A.行为主体B.环境C.意识形态D.规则网E.工作场所29.工会的主要职能包括ACDEA.参与职能B.监督职能C.维护职能D.建设职能E.教育职能30.集体合同与其他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BCDEA.主体的特定性B.内容的特定性C.义务的不对等性D.以集体谈判为前提E.被监管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雇主协会: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32.劳资沟通:劳资沟通是针对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及其他雇用条件,雇主和员工代表在适当时间以坦诚态度进行的谈判33.工资: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34.专项协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契约35.劳动争议:是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的争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简述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37.简述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38.简述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即劳动者只有参加用人单位某种劳动过程才会产生劳动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属性;(4)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39.简述劳动合同的特征。劳动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它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即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合同才成立;合同是合法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合同一经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具有上述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一)合同主体的特定性(二)合同履行的隶属性(三)主体意志的限制性(四)劳动合同属于双务合同(五)劳动合同属于法定要式合同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0.试述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1.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2.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3.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4.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着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5.劳动争议大幅度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41.试述劳动合同的作用。(一)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认和形成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二)劳动合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三)劳动合同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四)劳动合同是建立和维护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一项基本保障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42.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3月,有一手好厨艺的李师傅就职于一家个体餐馆当厨师,双方约定李师傅每月的工资5000元,包吃包住。餐馆地段好,生意越做越红火,餐馆老板要求李师傅每天延长工作4小时,工资不变。李师傅忍气呑声数月后,与餐馆老板交涉未果,于2013年8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补发加班工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查后认为李师傅与个体餐馆之间争议不受劳动法调整,故不予受理。试分析:(1)个体餐馆有哪些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请说明理由。(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89)1-5ABADC6-10ABAAB11-15B空DBC16-20BBDCB21-25空AC诉讼C26ABC27.ACD28.ABCD29.ACDE30.ABCDE31.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32.劳资沟通是针对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及其他雇用条件,雇主和员工代表在适当时间以坦诚态度进行的谈判。33.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34.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契约35.劳动争议就是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的争执。36.(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二)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虽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人单位是强者,劳动者是弱者。而与劳动关系相近的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或者说是经济关系。即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相对于劳动关系当事人,主体地位更加平等的关系。(三)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四)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合同法》。(五)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37.(1)劳动基本权利的保护者;(2)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3)劳动争议的调停者(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5)公共部门的雇佣者38.(1)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即劳动者只有参加用人单位某种劳动过程才会产生劳动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属性;(4)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39.劳动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它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即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合同才成立;合同是合法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合同一经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具有上述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一)合同主体的特定性(二)合同履行的隶属性(三)主体意志的限制性(四)劳动合同属于双务合同(五)劳动合同属于法定要式合同40.1.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2.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3.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4.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着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5.劳动争议大幅度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41.(一)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认和形成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二)劳动合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三)劳动合同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四)劳动合同是建立和维护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一项基本保障。4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