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第一先驱~川军►►►川军,是对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军队的称谓。与其它的地方派系不同的是,川军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早期的有刘存厚、熊克武当权,中晚期的有刘湘主政,刘湘死后。川军形成邓锡侯、杨森、潘文华、刘文辉、王陵基五个上将争雄的局面。在抗日战争中四川承担了全国30%的财政税收和40%的抗战兵力,重庆抗日胜利纪功碑书写着川军这一华彩乐章,李宗仁将军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川军早期领袖刘存厚(1885-1960),字积之,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民国陆军上将,川军领导人之一。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任职于云南武备学堂,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光复云南。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1917年后任四川督军。1923年后任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1933年在四川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后长期在原籍寓居。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等。川军中后期领袖刘湘(1888年—1938年),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生于1888年7月1日,四川大邑人,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大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卢沟桥事变后,刘湘出川抗战,1938年因病在汉口去世,逝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川军末期领袖刘文辉,字自乾,法号玉猷。刘湘的叔叔,俗称“刘幺爸”。民国第24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文革中病故。川军众将士宣誓抗日七尺好男儿奔赴前线跋山涉水,在所不辞。川军武器装备川军武器装备壮士一去不复返视死如归的精神川军装备数据川军出征路线山东滕县保卫战(王铭章)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2014年9月,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外城战斗内城战斗川军战士顽强拼搏组建敢死队滕县沦陷滕县战役的重要意义滕县虽然失守,但王铭章挥师血战,挫敌凶锋,阻敌锐气,为徐州一带国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为之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李宗仁战后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联名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灭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中国的铁血军队川军出川时,被其他友军视为最烂的部队,低劣的装备,涣散的军纪,个个都像游勇散兵似的。然而就是这支烂部队,打出了中国的军威,打出了中国军魂,更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军武士道精神。川军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充足的补给,但他们有一条条敢于自杀式进攻的鲜活的生命,他们有一颗颗滚烫的爱国之心。川军视死如归的精神令日军的武士道精神望而生畏。川军可以说自8.13淞沪会战后,几乎参加了所有对日的大型战役,他们是真正的在用血肉之躯在抵挡日军的现代化武器。8年抗战,川军前后出川300多万人奔赴前线,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其供兵源总量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总供给兵源五分之一以上。300多万衣衫褴褛的川军,有64万埋骨中华大地,川军——一支永垂青史的队伍。纪念最可敬的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