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不涉足互联网金融是死路一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民网(603000)3月29日曾报道,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行都公布了2014年年报。净利润增速工行以5.1%暂时垫底,交行、建行、农行、中行分别为5.71%、6.1%、8%和8.22%。不仅利润增速下滑至个位数,号称最赚钱的工行增速垫底,而且,不良贷款呈现出无一例外的上升局面。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3%、1.54%、1.18%、1.19%和1.25%,较上年分别上升0.19个百分点、0.32个百分点、0.2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农行不良贷款反弹最为明显,不良贷款率上升了0.32个百分点,新增不良贷款371.89亿元;建行不良贷款率为5年来最高。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密集到期,房地产下滑引发金融风险迹象明显,以及担保公司和向民间非银行机构比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风险暴露等情况下,区域性、行业性、产业性不良贷款仍将处在暴露爆发期。个别区域及行业的不良贷款正在上升,难言不良已经见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目前年报披露和监管部门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报、少报情况。一些基层银行出于担忧追究责任等原因,将一部分不良贷款统计在账外。实际不良贷款数据要比年报数据大得多。利润和不良贷款如此,那么,存款如何呢?存款受压更大,增长更加缓慢。虽然传统银行都使出了“吃奶”的劲,但是,各项存款增速大降,基层行吸收存款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上降息等因素,不仅新增存款难度较大,而且存量存款在下降流失。存款月底增、月初降,一日游现象更加严重了。同时,基层银行员工存款任务完成难度加剧,压力越来越大,存款任务完不成对工资奖金影响越来越多,苦了基层银行员工。传统银行的“传统”主要表现在业务发展单一依靠存贷款。存款是利润的基础,贷款是利润的源泉。离开二者,对于中国的银行来说就不叫银行了。随着社会融资多元化等因素,传统银行早就意识到继续依靠单一的存贷款业务的路子已经越走越窄了。早就提出了转型的设想和规划,把转型作为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方向。不过,传统银行所谓的转型,也是“传统”意义上的转型,即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其中银行卡支付、支付结算、投行业务、理财产品、代理业务等是几个重点种类。然而,我们惊讶的发现,这些中间业务收入也在直线下降,传统银行的“传统”转型方向似乎也是一条死路。原因何在?问题又出在哪里?出在内外部两大因素上。从内部看,传统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守旧落后思想、落伍保守思维,习惯于内斗内耗的低效率弊端,行政化机关化决策作风等,已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金融发展要求。最大的弊端是对新事物、新金融现象反应麻木迟钝,夜郎自大以强势自居。最终贻误发展机会,创新时机,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当然,归根结底还是旧体制机制的弊端,还是权责利约束松懈、信托责任淡薄等造成的。从外部看,目前社会化融资已经上升到整个社会融资的半壁江山,过去那种在大型银行一棵树上吊死人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这背后是对传统银行围绕经营核心-资金的分流压力非常之大。集中表现在新旧金融业态喷涌而出。民间借贷包括高利贷什么时候都没有现在活跃;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越来越大;证券、基金、信托、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准银行的存贷业务增速非常之快,直接动了银行的奶酪。最可怕的是,异军突起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构成全方位的挑战和颠覆。互联网金融便捷高效的吸收资金功能使得传统银行的存款快速搬家;互联网金融的小额贷款、P2P网贷、众筹融资等使得传统银行的资产业务面临巨大危机;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业务使得传统银行支付结算市场份额直线下降;互联网金融不断翻新的理财产品使得传统银行理财市场这块蛋糕被快速蚕食。一个互联网金融已经使得传统银行腹背受敌、四面楚歌。互联网金融正在颠覆传统金融绝非言过其实。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窘境,倒逼传统银行必须加快转型。这里的转型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转型。这里所指的转型是转向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的转型方向,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中间业务。传统银行转型有优势也有明显劣势。首要优势是,资金实力雄厚,不怕烧钱。财大气粗的大型银行凭借其资金实力走自己搭建电商、社交媒体的路子,为互联网金融夯实基础,工行正在实施。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和金融人才队伍是又一大优势。这是大型电商平台望尘莫及的。金融是高风险行业,风控是最关键的。传统银行在金融风险控制上的绝对优势是涉足互联网金融的天然保障。大型银行涉足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不利因素。最大的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即: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问题。保守的传统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接受新事物特别是互联网新思维新金融往往比较迟钝,甚至敌对和敌视。这是传统银行能否做好互联网金融的第一道关口。大型银行采取自己搭建电商平台模式能否成功,也存在一定变数。目前,电商平台事实上已经被大型电商民营企业“垄断”,根据规模经济效应理论,既是实力雄厚的大型银行另起炉灶打造电商平台,挤进市场也很难。一旦投入巨资后,上线的客户数量有限或者积累的数据残缺不全、不能使用,将前功尽弃。同时,传统银行做电商这种大而全的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笔者还是倾向于大型银行涉足互联网金融,走与大型电商企业合作之路。大型银行利用大型电商企业平台上积累的完整大数据为自己所用,是一条省时省力的高效途径。当然,难度在于大型银行能否放下“大架子”与大型电商企业磋商谈判,双方适度让利等。总之,从五大行年报业绩普遍不理想看,传统银行转型已经非常急迫了。当务之急是迅速“触网”,以互联网金融为转型核心和切入口,在互联网+大潮引领下转型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金融载体。责任编辑:wq个性定制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