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应用问题(三)》教材分析看与问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根据“18个气球平均分给3人”的信息,学生可能提出“平均每人分到几个”的问题。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提出一些分数的问题。组织学生叙述结构完整的问题(包括条件和问题),这一组织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分析问题的开始。做与说第1题,模拟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把18个气球平均分成3份,求1份是多少,也就是求18的31是多少。反过来也可以说:求18的31就是把18平均分成3份,算出这样的1份,18÷3=6(个)。还可以使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如:2第2题,在学生理解“18的31”的意义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18的32是多少?教材采用列写对应关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即18对应3份,那么2份对应多少呢?根据“归一”问题的经验,学生知道可以先求出其中的1份,再乘2:18÷3×2=12(个)。至此,沟通了整数乘分数与“归一”问题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分数知识系统。练与用第1题,看图填数。可以独立完成,再交流校对。完成后,还可以在每一小题的两个问题之间进行比较,强调分数单位。也可以把两个小题进行对比,说说共同的地方。抓住分数的意义理解整数乘分数的算理,巩固“归一”的解法。第2题,先说一说单位“1”是多少,再分别计算36的41,43和94各是多少。第3题,可以先独立写一写,再交流提出的问题与该问题的解答,可让同桌之间相互评议。说一说大家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在算法上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强化“归一”的解法。3练一练十二[1]共有7道练习题,用以巩固分数的初步意义和初步计算。第1题,在学生独立练习的基础上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多少,强化基本概念。第2题,可以先看分数说一说,要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几份,再动手操作。第3题,要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再进一步根据直观图比较大小。基础好的班级,可直接给出分数,请学生想办法比较大小,使画图、情境解释等成为学生自觉的需要与自主的创造,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说理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比较分数的大小,是基于直观图形的,不提升到一般法则。第4题,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在填空的基础上说出1与31,1与61之间的关系,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基础较好的班级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31与61之间的关系。如上61+61=31,61×2=31,31-61=61,31÷2=61。4第5题,先独立计算,再校对。针对典型错误展开算理与算法的讨论,务求人人熟练。第6题,既是巩固分数的意义,也是为下节课学习小数作准备。尤其要重视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理解1角=101元,3角就是3个101元,即103元。还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并尝试解答。第7题,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了9份,每份是1米的91,即101米;2份是2个91,即92米。以此类推。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一些分数加、减法与整数乘分数的问题,并列式解答。练一练十二[2]第1题,读题,说说把什么作为单位“1”,再分别计算,并在计算的基础上比较三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强调在解法上的相同点都是求240的几分之几,都用到“归一”的思路。5第2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对折”就是把整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这根绳子原来长度的21。把其中一段再对折,也就是把上再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1的21,也就是绳子原长度的41,再对折呢?就得到原来绳子长度的81……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感受等比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每次得到的分数“21”所对应的长度相同吗?为什么不相等呢?初步感知单位“1”的变化引起相同的分率所对应的具体量的变化。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对折操作与展开观察来帮助理解。如右图所示。第3题,先请学生看图说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涂色部分各占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体会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再分别计算,还可以说说发现了什么。感悟:相同的单位“1”,不同分数单位所对应的具体量的大小不同。第4题,结合图示,容易看出,蓝皮球的个数是16的21,即16×21=8(个)。红皮球的个数是8的21,即8×21=4(个)。花皮球的个数是4的21,即4×21=2(个)。剩下的皮球与花皮球一样,也是4×21=2(个)。此题可与第2题相对应,都是不断地二等分,从而形成一组等比数列。只不过此题中的单位“1”给定了具体数量“16”,因此可相应地算出各部分的具体值。6第5题,第二幅图要引导学生看图,明确不断二等分的结果。对有困难的学生,可在图中连线,直观地看出平图。均分成了几份,如右图。